以“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六保’任務,助推全球產業鏈暢通”為主題的第六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七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研討會,7月8日開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和中企創新大廈拉開序幕。本次論壇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指導下,由《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企業十大新聞評委會、中國企業園區國際合作聯盟、中國企業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建材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出席會議并進行演講。
宋志平表示,“一帶一路”是疫情后“雙循環”的增長極。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直接導致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國際化的抬頭,所以一些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意圖搞貿易保護主義甩鍋中國,給整個貿易國際化帶來了很大影響。在這個時刻,我們要繼續與美國加強溝通交流,希望能回到中美第一階段貿易談判中,推動協議的繼續執行,希望我們能在把美國方面工作做好的同時,也把歐洲、日本、韓國等方面的工作做好。但是形勢是不斷變化的,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新的“雙循環”增長級,而這新的增長級就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因為這7年來我們打了非常好的基礎,而且這些國家的經濟在快速發展,雖然他們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在后疫情時代,他們的經濟會快速崛起。對于中國公司來講,要看好這些重要機會,一定要重視“一帶一路”增長極。宋志平解釋,“雙循環”,一是要以國內市場大循環為主體,二是要加強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格局。在“雙循環”里面,一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的貿易關系還要維護,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打造“一帶一路”這些新的市場。
接著,宋志平還分享了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相關策略。第一,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和支持,在“一帶一路”上進行合理布局。第二,要結合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大數字化、新經濟方面的發展,在“一帶一路”上發揮優勢。第三,要加強園區的建設。
宋志平強調,我們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業,在這方面中國建材還是有些經驗的。總結起來就是“走出去”的三個原則:一是要為當地經濟服務做貢獻;二是要與當地的企業合作;三是要給當地人民做好事。
同時,宋志平還對企業提出建議:走出去時,無論央企、國企、民企,要聯合起來成為“中國軍團”;要量力而行,發揮綜合優勢;可以和跨國公司聯合開發,不要只“打仗”也要聯合;要認真地防范各項風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