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六保’任務,助推全球產業鏈暢通”為主題的第六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七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研討會,7月8日開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和中企創新大廈拉開序幕。本次論壇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指導下,由《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企業十大新聞評委會、中國企業園區國際合作聯盟、中國企業研究院聯合主辦。十二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出席會議并進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
同志們、朋友們:
這次會議安排我講的內容是: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六保”任務。為了講清這個專題,我與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企業家和公司員工分別作了溝通交流,并看了諸多領導講話和統計資料。總的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異常嚴峻情況下,需要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放在推進落實“六保”任務上;推進落實“六保”任務的重點,需要放在保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上。下面,具體講一下自己尚不成熟的三個觀點。
一、這困難那困難,中小微企業最困難
在政府工作的一位主要領導告訴我:過去咱們常說,年年困難年年過,每年過得都不錯;今年卻是,這難那難一大堆,樁樁件件都難過,最難過的是企業。我曾工作過的甘肅,多數群眾本來就很貧苦,財政收入本來就很困難,這次受疫情沖擊,可謂雪上加霜。要保脫貧任務艱巨,要保就業和民生更加艱難,要保企業難上加難。甘肅省統計局調查顯示,在已開工的企業中,52.1%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62.4%的建筑業企業、54.9%的規模以下服務業企業,還處于正常生產水平的50%以下。20.2%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12.5%的規模以下住宿餐飲企業、18.5%的規模以下服務業企業,預計二季度營業收入將下降50%以上。再加上稅費、房租、社保、工資等剛性支出,已有不少企業面臨生存危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嚴重危機,甘肅省省長唐仁健才在全省大會上大聲疾呼“保中小微企業十萬火急!”
一個中型制造業企業的董事長告訴我:現在辦企業比什么時候都難。我問他“到底難在哪里?”他具體列數了五難:一是缺錢,不僅貸款難、貸款貴問題沒有解決,即使已經賺了錢也要不回來;二是斷鏈,許多上下游產品難以及時供貨,有些行業甚至已經完全斷鏈;三是訂單驟減,本來是很好的國際合作伙伴,說不給訂單就不給了;四是政策不落實,上級出臺政策不少,但看得見、夠不著、不管用;五是服務不到位,有些部門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行動不對號。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5月份的資料顯示,雖然隨著復工復產力度的加大,帶動了一些經濟指標的回升,但企業面臨的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一是行業和產品回升力度有所減弱,在41個行業中有25個行業出現增速回落或降幅擴大。二是消費品行業出現下滑,由前一月的增長0.7%轉為下降0.6%。三是出口訂單不足,工業出口交貨值由增轉降,同比下降1.4%,部分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降幅高達10%以上。
從上述看出,無論是微觀企業的反映、亦是中觀經濟的分析,還是宏觀經濟的統計,都表明突如其來的國內疫情和尚在持續的國外疫情,已對我國的經濟社會帶來了嚴重沖擊,而沖擊最大、現在最難的正是中小微企業。
二、這重要那重要,保住企業最重要
我們說,保住企業最重要,不是說其他五保不重要,而是說保企業是其他五保的基礎和前提。這是因為,只有保住了企業,才能保住國民經濟的根基,進而才能促進五保任務的落實。
從保企業與其他五保的關系看,保企業就是保居民就業,如果企業保不住,居民就會無業可就;保企業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如果企業保不住,財政收入就沒有來源,也就無法保住基本民生和基層運轉;保企業就是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如果企業保不住,糧食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就會失去中樞和支撐。
從目前情況看,保企業確實更為重要、更加迫切。唐仁健省長之所以大聲疾呼:保中小微企業十萬火急,主要是因為他看清了已經顯現的“五個急”。他說的第一個“急”是,全省176.5萬戶企業中,已有若干中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如果現在不抓住恢復性、反彈式、釋放型“窗口期”,不把這些企業保住,等疫情結束時再想扶起來、補回來,那已是水過三秋,黃花菜都涼了!他說的第二個“急”是,如果不高度重視和解決產業鏈供應鏈斷裂問題,經濟大循環的不暢乃至梗阻就是大概率事件,現在不去積極銜接補鏈,企業就難以生存下去,經濟就難以循環起來。他說的第三個“急”是,面臨生存危機企業的背后有數以千萬計的從業人員,如果企業垮了,這些人員到哪里安置,基本民生如何保障。他說的第四個“急”是,如果過不了保企業這個“坎”,就會帶來非常危險的“蝴蝶效應”,不僅會引發銀行壞賬、合同違約和社會矛盾,甚至可能會衍生為民生問題,引發社會政治風險。他說的第五個“急”是,政策效應預期與企業的實際感受有不小落差,很多企業反映:許多政策看得見、夠不著、走得慢,形成了“空轉”和“懸置”狀態。因而他要求:務必解決這種一邊是中小微企業嗷嗷待哺、望眼欲穿,另一邊是有關部門口號喊得震天響、許了甜頭不發糖的嚴重問題。
一省之長十萬火急,企業當家人和員工更難更急。一個企業的董事長告訴我:他的企業是他父親創辦的,加上老爸和兒子上下三代都在這個企業打拼。現在,眼看著企業要轟然倒下,死的心都有。企業員工也急的團團轉,他們說:如果企業倒下,又找不到新的工作,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大家知道,新華聯集團共有上下游企業一千多個、全部員工十幾萬人。今年以來僅旅游板塊就少收了60多億,體育用品這類拳頭產品也出不去了,而他們每個月的開支卻要花掉4億多元。如果新華聯撐不住,至少影響上千家企業,甚至會打碎十幾萬員工的飯碗。
從天眼數字遠程監控情況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共有85%的中小微企業受到嚴重沖擊,其中已有46萬家宣布破產。有人初測,隨著企業家底的消耗和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保住企業的難度還會加大,如果不在現在下大功夫救活企業,以后的難度將會更大。我們搞經濟工作的同志都知道,一個企業長起來極不容易,而倒下去卻是頃刻之間,要使倒下的企業再站起來那就異常艱難了。
上述情況表明,五保都很重要,而保住企業最為重要。我們應該在企業的生死關頭,把拯救企業、讓企業活下來,作為全黨全國的重中之重和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
三、這環境那環境,保住企業就是最好環境
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以來,全國各個方面都很重視,各級政府制定出臺了若干具體政策,各個企業也采取了一些落實措施,各種環境都有了較大改善。現在,我們處于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特殊階段,在這一特殊階段應該采取特殊對策,應該營造保住企業的特殊環境。
具體來說,就是以落實條例為基礎,以保住企業為重點,以促進五保為目標,研究制定配套管用的新舉措。
以落實條例為基礎,就是要全面對標條例要求,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抓緊采取補短板措施,扎實推進條例的落實到位;以保住企業為重點,就是要把保住企業擺在頭等重要位置,有針對性的采取精準施救舉措,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以促進五保為目標,就是要在努力救活企業的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動能的積極作用,促使五保任務落到實處。
從當前實踐看,可以說:這環境那環境,保住企業就是最好環境;這政策那政策,救活企業就是最好政策。那么,究竟什么樣的環境和政策,才是好環境、好政策呢?依我看,好環境、好政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好的輿論環境。這就是要形成全黨全國全社會關心支持企業、齊心協力幫扶企業的良好氛圍,堅決防止和避免利用媒體打壓甚至損害企業現象。二是好的法治環境。這就是要用法律武器保護和支持企業,使企業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真正放開手腳搞活企業,堅決糾正查處一人一事違法而拖垮一個企業、打掉若干人飯碗行為。三是好的政策環境。這就是要用足用好一切能夠保住企業的要素資源,確保落實救活企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扭轉政策“空轉”和“懸置”局面。四是好的服務環境。這就是要以保住企業為中心,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堅決杜絕不擔當、不作為問題。
目前,黨中央、國務院及地方各級黨政已經出臺諸多優化營商環境尤其是保住企業的政策措施。下一步,我們應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原則,一手是狠抓已有政策的細劃落實,確保精準落實到企業;一手是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出臺和實施新的政策措施。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小微企業一定能夠度過難關,抓一保、促五保的攻堅戰一定會取得全面勝利。
謝謝大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