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華能德州電廠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和上級公司黨建引領深化-提質-創效系列專項行動,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領導作用,深化黨建引領提質,打造“2+20”黨建特色品牌;建設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化;高標準建成42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開創了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一、深化思想政治引領,把牢綠色高質量發展“方向盤”
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和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示范引領“兩個維護”上爭當先鋒、爭做表率。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等專項學習實踐活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傳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先后榮獲德州市和山東公司黨史知識競賽一等獎,極大提振了堅定跟黨創業、為黨奮斗的精氣神。
高度重視企業思想理論建設。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政治任務,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深入推進以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和各種專題培訓研討為主要內容的“1+X”思想建設模式。建立實施“黨委引領學、黨支部集中學、黨員干部自主學”的三級聯學機制,以“九個有”為標準,注重創新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不斷在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求實效,切實做到“三個延伸”。認真組織開展廠領導班子成員、黨員領導干部、普通黨員三個層級專題學習培訓,實現了不留白、全覆蓋。廣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以建黨100周年、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改革開放45周年、華能德州電廠投產發電30周年為契機,弘揚主旋律、壯大正能量,把企業發展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中、融入到華能集團“領跑中國電力、爭創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中,不斷夯實團結奮進、干事創業的思想基礎,激發澎湃內生動力。
傳承華魯精神、發展企業文化。把“承擔更大責任,創造更大效益,做出更大貢獻”的企業宗旨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堅持誠信、注重合作,創造業績、服務國家”的價值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培養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有效激發各方面的創新創造活力,確保企業政通人和、持續穩定、永續發展。大力弘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持續開展“金牌工匠”評選活動,以“大國工匠”、“齊魯時代楷?!背唐綖榇?#xff0c;形成獨具特色的“華德工匠”文化品牌。以“華魯精神”為原點,衍生淬煉的企業工匠精神、齊魯時代楷模精神,不斷激發、持續增強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內生動力,提升了“融˙榮”文化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
二、加強戰略頂層設計,掌好綠色高質量發展“前進舵”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黨建、能源電力改革、綠色低碳轉型、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等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要求,奮進中國華能“領跑中國電力、爭創世界一流”新征程,忠誠履行“三色”使命,提出創建“全國最大熱電聯產電廠、華能最有價值窗口大廠、管理一流綜合能源企業”企業發展愿景。
深入貫徹落實國資委、上級公司從“黨建質量提升”到“黨建引領深化”的重要意義和實踐邏輯,深入理解把握“‘黨建’是基礎,‘引領’是關鍵,‘+’是路徑”的深刻內涵,把加快綠色轉型發展作為最重要工作,把安全生產作為最基礎工作,把保電保供作為最緊迫工作,把提質增效作為根本工作,把科技創新作為最強動力,明確深化黨建引領指導思想和工作路徑。確立了以思想引領為先導,綠色轉型、提質增效、科技創新、安全生產協調推進的工作路徑模式,掌好綠色高質量發展“前進舵”,引領企業行穩致遠。
三、深化黨建引領,吹響綠色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聚焦保電保供、工業供汽項目建設、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項目建設、高靈活性清潔高效綠色煤電項目等重點工作,持續深入開展黨組織黨員創新示范和突擊攻堅等主題實踐活動。
深化黨建引領推進綠色轉型發展落實。聚焦陸上風電競配和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項目,聚焦高靈活性清潔高效熱電聯產項目,聚焦供熱供汽工程項目優化,黨組織和黨員揭榜掛帥、亮旗攻堅,取得德州市域32.5萬千瓦陸上風電項目開發權,2×660MW高靈活性清潔高效兆瓦熱電聯產項目駛入“快車道”,綠色發展跑出“加速度”。
深化黨建引領推進提質增效工作落實。緊盯“一利五率”目標,圍繞燃料采購管理、城市污泥摻燒與精細化配煤、電力現貨市場價格提升等影響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和問題,大力開展“黨建引領+提質增效”主題實踐活動,以廠級示范項目引領帶動,以支部示范項目協同推進,以“區崗隊組”建設落實落地,唱響提質增效工作“交響曲”。
深化黨建引領助推科技創新項目落實。大力開展“黨建引領+科技創新”主題實踐,引領帶動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創新活力、創新動力,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痘」馐占倮妹嬲帧?、《折疊式焊渣防火傘》、《箱式篩碎設備軸端密封裝置》等專利技術,完成成果轉化簽約,進入生產實際應用,實現新突破。
深化黨建引領推進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大力開展“黨建引領+安全生產”主題實踐,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聚焦安全責任落實、制度措施執行、“三違”現象整治、風險預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具體工作,針對性開展“區崗隊組”建設,年度安全績效、“三創+”驗收,連續保持山東公司第一名,牢牢穩住安全生產“基本盤”。
四、創建特色黨建工作品牌,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有效發揮黨委的政治領導作用,牢牢把握“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堅持“引領、融合、創新、提質、塑形”工作思路,建設一流黨建工作品牌,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精心打造“融·創”黨建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實施“素質提升、先鋒引領、熔爐淬煉、融合嵌入”四項工程,確保“黨支部書記、黨員隊伍、落實制度、發揮作用”四個過硬。精心塑造以“融文化理念,創人本黨建,打造一流隊伍;融戰略決策,創系統黨建,錨定一流目標;融經營發展,創價值黨建,取得一流業績”為核心內容的“融·創”黨建品牌。以黨建品牌建設為載體,深化黨建引領,賦能高質量發展。聚焦燃料全封閉煤棚建設工程、工業供汽項目建設和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持續深入開展黨組織黨員創新示范和突擊攻堅等主題實踐活動,在黨建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中,彰顯品牌活力、創造品牌價值。
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設,增強黨建品牌活力。加強黨委指導,支部自主策劃,黨員全員參與,內質外形建設為抓手,打造各具特色支部品牌。抓好創建載體,大力推進“規范-過硬-紅旗”梯級系列黨支部創建工作,聚焦安全生產“三創”+、提質增效、電熱保供、新能源項目和高效靈活性綠色煤電項目實施黨支部“亮旗”工程,在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實踐中,打造形成內涵豐富、各具特色的支部黨建品牌。堅持以品牌創建為抓手,積極拓展實踐載體,引領黨員干部在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電力營銷、煤炭保供等重點、難點工作中,舉旗幟、當先鋒、做表率。運行部黨總支的“運籌帷幄、卓越于行”、燃料部黨總支的“燃燒激情、料事精準”、檢修部熱工黨支部“三心三致”(熱心、匠心、同心,致用、致和、致遠)等系列支部黨建理念,既生動形象的總結提煉了黨支部的專業特色,也極大豐富了“融·創”黨建品牌體系。
五、深化黨建引領提質創效,開創綠色發展新格局
華能德州電廠以深化黨建引領提質創效,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形成了以綠色低碳為基本特征的產業格局,企業經營水平保持良好態勢,開創了綠色轉型發展新格局。
企業經營質量更加穩健。黨建引領,制定實施提質增效專項工作方案,堅持動態優化,健全完善督導、激勵機制,在異常艱難的經營條件下,2021年至2023年,綠色煤電、新能源和供熱產業經營水平持續提升,利潤水平保持山東公司境內企業首位、華能集團前列。
綠色發展格局更加優化。深度對接中央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戰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工業供汽建設工程,供汽能力達到達到1200噸/小時,逐漸形成輻射半徑20公里的工業供汽圈,形成了園區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德州樣板”。高標準建成由1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32萬千瓦世界單體最大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構成的42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并獲評華能“最美新能源項目”,開創了企業綠色發展新格局,成為華能集團以及地方政府綠色發展新名片。?
特色黨建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始終把黨建品牌創建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將黨建品牌創建作為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求變的重要舉措,通過打造“2+20”黨建品牌模式,形成了富有企業自身特色“融˙榮”文化和“融˙創”黨建品牌以及20個特色支部品牌。2021年以來,企業先后榮獲“十三五”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全國工業企業文化建設創新示范單位、全國電力行業黨建品牌影響力企業榮譽稱號、山東省電力行業黨建創新示范單位榮譽稱號,開創了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形成了“齊魯時代楷模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企業落實落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大國工匠”“齊魯金牌工匠”,焊工班班長程平同志被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齊魯時代楷?!狈Q號,展現了中央企業“大國工匠”風采,并形成了“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銳意進取、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攻堅克難、敢于擔當的過硬作風”的齊魯時代楷模精神。實現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企業落實落地。
高技能人才不斷涌現,新質生產力“孵化器”初步形成。以“大國工匠”“齊魯時代楷?!背唐綖榇?#xff0c;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山東省新時代崗位競賽標兵、德州大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不斷涌現,成立了9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弧光收集再利用面罩》《折疊式焊渣防火傘》《箱式篩碎設備軸端密封裝置》等多項專利技術完成成果轉化,進入生產實際應用,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孵化器”。
(作者單位: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電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