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向改革要動力、活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踐中取得的重要經驗”,全國人大代表、達州市市長嚴衛東表示,近年來,我們圍繞改革破難題、添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抓了五個方面:
一是立足于優化經濟結構,我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出原創性改革22項,創新推動項目審批效率、土地保供方式、融資平臺整合等改革,推動資源要素向重點項目和主導產業集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健全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園區+平臺公司”模式,加快達州高新區和經開區發展。二是立足于激發市場活力,我們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創新實施行政監管“首違不罰”,做到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各類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得益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三是立足于增強內生動力,我們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和農業科技服務改革,為創業者賦能,為創新者賦權!加快數字化賦能,推進智能工廠、智慧車間、智慧園區試點示范,啟動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著力打造“數字特區”,全力搶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四是立足于融入全國大市場,我們積極探索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改革,高質量推進自貿區先行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改革,在服務全國大局中尋求自身更好發展。五是立足于方便群眾辦事,實施新生兒出生即入戶“6件事聯辦”、重度肢體殘疾人“多部門上門鑒定”、“定制公交”個性化服務等近百項“微改革·微創新”,讓群眾少跑路、好辦事。
嚴衛東說,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實現國家戰略與奮斗目標的重要支撐,達州工農業基礎厚實,工業有天然氣、鋰鉀等豐富礦藏資源,農業糧食產量連續10年居四川省第一,發展服務業有區位,處于川渝陜結合部,是川渝地區東出北上的交通樞紐,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川東北經濟區、川陜革命老區在達州“多區”疊加。為此,我們將從3個方面強化優勢:
一是加快推動主導產業崛起,堅定把產業發展重點放在彌補制造業短板上,圍繞天然氣、鋰鉀兩大萬億級資源開發利用,快速集聚資金、技術、人才,形成集中攻堅、突破發展的良好態勢,加快建設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二是進一步放大交通區位優勢,持續打好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全速推進成達萬、西達渝高鐵和8條快速通道建設,高標準高效運營金埡機場,提高內暢外聯水平,加快建設東出北上國際陸港樞紐。三是縱深推進區域合作,把萬達開示范區建設作為總牽引,加快探索省際交界地區統籌發展新路,聯手南充加快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協同推進川東北經濟區、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努力在開放發展上搶主動、拼速度、增實效。
同時,堅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嚴衛東表示,一直以來,我們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旗幟鮮明提出“打造全省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厚植深耕。一是堅持政策護航,制定出臺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30條等政策措施,統籌搭建各類國省級、區域性平臺,讓企業在更多、更高的舞臺上唱更精彩的戲。二是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清理市場主體禁設條件,壓縮審批時間50%以上,項目快批快建,資金快撥快付,讓政務服務更加便企利民。三是堅持筑巢引鳳,持續完善園區、交通等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建設生態、衛生、文明新型城市,讓客商來達投資興業工作順心、生活舒心。四是堅持動真碰硬,實施包容審慎監管,開展招投標領域系統治理、“窗口腐敗”問題等專項整治,利劍守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讓市場主體依法安心發展、放心發財。2022年,全市凈增市場主體2.1萬戶、“四上”企業382戶、高新技術企業99戶,獲得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集體,政務熱線服務能力全省第一。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嚴衛東說,我們將錨定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監管方式,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堅定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各類市場主體,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當前,我們正在圍繞天然氣、鋰鉀兩大萬億級資源,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農產品加工3大千億級集群,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制造、輕紡服飾3大五百億級集群。嚴衛東表示,我們今年的招商引資,就是要圍繞這些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再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真誠歡迎海內外企業家朋友,多來達州考察調研、投資興業,我們一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各方面服務保障,與大家攜手共創互惠共贏的美好明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