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雄安、保定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重大國家戰略,為保定高質量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全國兩會期間,帶著大家關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長閆繼紅接受了《中國企業報》記者的專題采訪。
打造產業疏解“橋頭堡”,做優產業協同“經濟圈”。閆繼紅在回答京津冀產業協同時表示,“保定積極融入以北京為主導、以京津冀為廣闊腹地的產業鏈供應鏈大循環新格局,積極推動戰新產業布局和集群化發展,實現保定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保定與京津合作項目累計707項,總投資6833億元,央企在保子公司達到225家,總數居河北省前列。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415天全面投產,創造了項目建設投產的“保定速度”,全國首列中運量智能氫能列車即將下線。河北新發地果蔬年吞吐量近1000萬噸,成為北京周邊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距離北京最近的農副產品物流園區。央視涿州文化產業綜合體、中國五礦科技產業園、中國農大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正在成長為支撐保定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擴大科技創新“朋友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閆繼紅說,“我們堅定不移地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促進科學、技術、人才、創新等優勢資源和要素在京雄保有序流動,扎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和深度拓展。”保定堅持“北京研發保定轉化、雄安創新保定先行”,常態化對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北大等創新“發動機”,與69個全國學會、2100余名院士專家建立合作關系,聘任115位院士專家為“保定市特聘專家”。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連續多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位列全國前十。
織密快速發展“經脈網”,構筑高效便捷“交通圈”。閆繼紅說,“隨著京津冀地區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優化,京雄保區域間基礎設施進一步互聯互通,‘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設。”保定不斷加強與北京、雄安新區交通路網對接,形成了鐵路、城際、高速、快速路、城鄉道路等互聯互通、融合銜接的一體化交通網絡。京保城際、京涿城際通勤高鐵開通,京雄高速直達北京南六環和大興國際機場,雄忻高鐵開工建設,京雄保城際(R1線)等項目有序推進,保定正在深度融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通勤圈”。
開拓公共服務“新高地”,共建共享品質“生活圈”。閆繼紅表示,“保定全力打造京津冀最具生活成本競爭力的民生幸福標桿城市。”全市96家醫療衛生機構與京津117家三甲醫療衛生機構簽訂了227個合作協議,開展項目合作401項。廣安門醫院保定醫院、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地開工,國際醫療基地加速建設,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醫療資源疏解“微中心”。全面實施“1530”工程,深化與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合作,持續推進與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101中學、清華美院等北京名校合作,成立河北大學雙卓教育學院,助力保定基礎教育“三年大變樣、六年大改觀”。讓保定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一步照進保定人民的幸福生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