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魯木齊的冬日清晨,雪花飄飛、曙光微亮。記者和“駱駝三兄弟”驅車來到阜康市駱駝養殖基地。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將圈舍內萌萌的駝羔牽到高大的母駝身邊吸吮刺激母駝產奶,每天的擠奶工作開始了。
清晨基地工作人員給母駝擠奶
駝奶是新疆的特色乳品。親眼目睹駱駝擠奶的過程才知道,駱駝產奶是無法人工干預的,擠奶前必須小駱駝去吃奶刺激才能產乳,而且一頭好的駱駝一天最多產3公斤奶。而不像奶牛,沒有小牛一樣產乳,一天產乳可達五十公斤左右。因此,駝奶因其高營養價值、產量少被譽為“沙漠白金”。
從最初的100峰駱駝到如今養殖1300多峰駱駝,從最初的一輛奶罐車到如今奶站幾乎遍布全疆,布里木哈孜、阿亞提、郭亮三個“90后”小伙,用7年時間走遍天山南北有駱駝養殖的地方,闖出了一條致富路,人稱“駱駝三兄弟”。
結緣駝奶
在新疆,哈薩克族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游牧民族,駱駝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鮮駝奶、駝奶酪、酥油等不僅是老少皆愛喝的飲品,還是最尊貴的待客食物,孩子出生如果營養不良,有“萬能”的駝奶,牧民絲毫不擔心,只要給孩子喝一段時間駝奶,就會變得健康白胖,因為日常喝駝奶的緣故,哈薩克族人身體通常都比較結實,有著強大的免疫力。這也是“駱駝三兄弟”因駝奶而結緣的重要原因。
2016年,哈薩克族小伙布里木哈孜從西南民族大學畢業,在返鄉找工作期間,碰到了發小阿亞提和郭亮,當時他倆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聊天中,布里木哈孜告訴阿亞提和郭亮,他家里養殖了200多峰駱駝,產奶量大,一家人正為駝奶銷售發愁。
阿亞提和郭亮給布里木哈孜提議: “為什么不成立自己的團隊呢?”如果把周圍分散牧民的奶資源收集起來,統一送到需要鮮奶的企業,不僅能解決自家鮮駝奶收購問題,還能整合資源提升鮮奶品質。經幾番商議后,三兄弟決定一起嘗試創業。他們開始調研市場,學習前輩的經驗,并快速達成了建奶站購銷駝奶的創業思路。他們首先從布里木哈孜所在的烏魯木齊柏楊河鄉梧桐窩子村的駱駝奶收購做起。
哈薩克族小伙布里木哈孜(左一)、阿亞提(中)與漢族小伙郭亮(右一)人稱“駱駝三兄弟”
對于三個沒有創業經驗的年輕人來說,創業想起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做起來卻犯了難。他們受到很多質疑,但他們堅定信念:“鄉村振興政策好,駝奶是新疆特產,這條路沒錯,我們要趁年輕奮斗一把。”
他們在請教了很多業內專業人士后,從各自的家里籌集了幾十萬元,購買了一輛奶罐車,辦理了相關手續后,開始在米東區范圍內挨家挨戶收集駝奶,并及時送到周邊奶企。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鄉村振興辦副主任扇玉彬對記者說,駱駝養殖是米東區的特色和亮點。米東區駱駝養殖主要集中在柏楊河鄉,而且柏楊河鄉是烏魯木齊市唯一一個哈薩克民族鄉。通常哈薩克族會在冬天屠宰駱駝,進行駱駝肉售賣,而駝奶大部分銷售給企業,用來加工駝奶粉。剩余的駝奶會在家中制作成酸奶、酸奶疙瘩等奶制品,以一家一戶散賣為主。扇玉彬和“駱駝三兄弟”是同齡人,經常溝通和交流。他說,這三個小伙非常優秀,特別有朝氣有想法,也特別有魄力。一路創業他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和特長。
當時米東區甚至整個烏魯木齊市駱駝養殖數量并不多,大概兩千峰。為了擴大收購范圍和銷路,2017年,“駱駝三兄弟”開始到全疆各地考察,并在親朋好友及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找到合適的點位建設奶站。哪里牧民養殖的駱駝多,他們就去哪里談收購,哪里有駝乳企業,就到哪里去談合作。
談起三個不同民族的兄弟一起創業如何更好地溝通和相互理解,郭亮說,“兩位創業伙伴阿亞提和布里木哈孜都是哈薩克族,他們純樸善良,是我一直很要好的少數民族朋友。因為民族優勢,和牧民打交道他們兩個更擅長。奶源以外的產品開發、品質把控、企業宣傳、產品銷售等業務我更擅長。我們之間精準分工,各自發揮優勢,相互取長補短,使團隊的力量盡量發揮到最大。”
事業起步
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為了保障收集來的駝奶品質,他們為牧民免費更新擠奶設備、優化擠奶工序、換代不銹鋼容器。為了規范鮮奶檢測程序,他們配備流動檢測車,從源頭上保障駝奶的品質,還跟多家乳企簽訂了銷售合同,檢測合格的駝奶第一時間送到奶企。這一年,他們掙到了第一桶金,用這筆錢購買了屬于他們自己的100峰駱駝。
隨著合作的牧民越來越多,訂單也逐漸多了起來。他們在阜康市牧區購買了一個養殖合作社,經過改擴建后,購買了300多峰駱駝。隨后,又開始在北疆和南疆等地投資建駝奶收購站。到2021年底,他們已成立了三家合作社、兩家公司,奶站幾乎遍布全疆,年購銷生駝乳2500噸左右,為新疆九成以上的駝乳企業供應生駝乳,帶動了烏魯木齊及周邊駱駝養殖業的發展。
奶站交奶的牧民阿依巴提一邊把剛擠的駝奶放到制冷罐里,一邊對記者說,“收購駝奶時,檢測項目比較多,例如動物源性、是否加水、抗生素、酸度等指標,以前自己的駝奶經常不知緣由檢驗不合格,是三兄弟幫我們免費進行指導和技術培訓,并更換新設備,還幫我們解決了駝奶滯銷的問題。現在我們一年四季也不愁駝奶賣不出去了。而且奶款結得很及時,三四天一結,想一天結一次也可以,因此更加堅定了我們通過駱駝養殖致富的信心。”
真正的創業道路免不了大小坎坷。2018年,當時合作社的流動資金還不夠充足,加之個別乳企未能及時支付奶款,導致資金鏈斷裂,“駱駝三兄弟”遇到了資金危機。三人依然團結一致,堅守創業初心,不拖欠牧民的錢,自己墊資支付。“我們有借錢的,有找父母支援的,最終沒有拖欠養殖戶一分錢。這也許是我們受到廣大牧民信任的主要原因吧!”阿亞提·吐孫巴依說,“這期間,我們也得到了米東區政府和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政府的幫助。”
誠信經營很快得到回報,不少養殖戶寧可暫時不要錢也要將駝奶交付給奶站,合作社也慢慢恢復正常經營。
駝奶因其高營養價值、產量少被譽為“沙漠白金”,是哈薩克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駝奶為牧民增收
阜康牧民木斯熱提一家五代同堂。“家里老人小孩每天喝自家做的駱駝酸奶。老人身體硬朗,夏天能騎馬,冬天能騎駱駝。”他說這有駱駝奶的功勞。他家里原來養羊,現在主要以養駱駝為主,就是因為駱駝不挑食耐粗飼、養殖成本低、抗病性強、駝奶價值高,所以比養羊經濟效益好。現在他家一百多峰駱駝,其中有40多峰奶駝,每一峰奶駝一年純利潤一萬二左右,年收入可觀。
牧民通常居住的地方都很偏遠,尤其離市區很遠,而且很多地方道路崎嶇不便出行,“駱駝三兄弟”的宗旨就是但凡有駱駝養殖的地方,無論路多么難走,地方多么難找,都會去幫他們把駝奶銷售出去。“正因為如此,牧民非常感謝我們,不僅拿出自家美食款待我們,還誠心送上禮物,這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善良和我們從事這項工作的意義。我們讓他們的好奶走出了草場,讓他們的錢包鼓了起來,盡管一時不賺錢,但我們很有成就感。”郭亮說。
新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執行秘書長潘映伶說,“駱駝三兄弟”養殖的駱駝上千峰,培養了駱駝養殖戶300余戶,解決了約2500戶牧民駝奶銷售難題,近萬牧民受益,切實帶動了當地農牧民的增收。
奮斗無悔
談及創業與原有工作生活最大的不同,郭亮深有感觸地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作量更大更辛苦,幾乎沒有個人休閑時間,甚至沒有時間陪家人,每天早出晚歸,只有睡覺在家里,基本看不到孩子醒的時候,時常感到內疚。破釜沉舟辭職就是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業,再辛苦也會堅持,加班到一兩點家常便飯,心中有目標,腳下就有動力。”郭亮十分相信自己對這份事業的判斷,相信努力及堅持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小目標。“我堅信越努力的人,越會有好運氣。”
去年,在當地政府的鼓勵下,“駱駝三兄弟”申請到全疆最大規模的駱駝養殖基地項目,基地占地約300畝,預計總投資8500萬,計劃存欄駱駝3000峰。“基地建成之后,我們將有更加可靠可控的駝奶奶源,為駱駝奶深加工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們的駱駝奶產業鏈發展奠定基礎。”布里木哈孜說。
阜康市三工河哈薩克族鄉人民政府書記蘇寧表示,阜康市駱駝基地有七個合作社,包括駱駝三兄弟的合作社就在這一區域,我們也鼓勵像他們這樣的合作社去創自己的品牌。因為只有產業鏈延伸了,駝奶產業才能持久。
新疆的特色乳產業特別是駝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為新疆乳業中一支快速發展的新生力量,產業規模達到幾十億。烏魯木齊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疆特種乳中駝乳占比約99%,新疆發展駝乳等特色乳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更是新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意義重大。去年新疆修訂頒布實施包括生駝乳、駝乳粉等15個新疆特色乳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新疆特色乳發展必須走向規模化、標準化。“駱駝三兄弟”是民族團結的典范,希望他們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基礎上,在駱駝深加工產業鏈上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放養到沙漠里的駱駝,懷孕后會被遷回圈舍
隨著現代化的沖擊和生態環境的變遷,天人合一的游牧生活幾乎成為傳說,但哈薩克族的駱駝養殖依然傳承著這一古老文明。哈薩克牧民智慧地利用“沙漠之舟”駱駝兩年懷孕生育哺乳的間隔和超乎尋常的生存能力,把駱駝半放養到沙漠自由尋找食物生活,等到懷孕哺乳再遷徙回圈舍。
冬日的下午,迎著翻飛的雪花,“駱駝三兄弟”驅車沿著顛簸起伏的土路去往烏魯木齊市唯一的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道海子,“探望”合作社放養的駱駝。沙漠中的海子冰面泛著幽幽藍光,連綿的白雪掩映著地上枯黃的野草、樹枝。四周一片空曠寂寥未見駱駝蹤影,布里木哈孜說,“駱駝可能向沙漠深處去了。”在回程路上終于遇到了放養的駱駝,高大的身軀、凸起的雙峰、長長的脖子、修長的大腿、氣度昂揚,遺世獨立靜靜地啃食著雪下的雜草。
望著駱駝,三兄弟對記者說起未來的規劃愿景:緊跟旅游興疆戰略,希望將駱駝養殖、駝奶銷售與沙漠探險觀光旅游結合,利用駱駝養殖基地位于烏魯木齊市唯一沙漠東道海子少有的優勢,發展駱駝主題休閑觀光牧場,在傳承哈薩克族特色傳統文化的同時,讓大家品嘗到正宗的駱駝奶。并繼續延伸駱駝養殖產業鏈,發展駝肉、駝絨等產業。
郭亮說,“今年的重點工作是建設全疆最大規模的駱駝養殖基地。同時,進一步拓寬產品種類,依托新疆獨特的資源稟賦,吸引更多的農牧民參與駱駝養殖,帶領鄉親把駱駝產業做大做強,讓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同時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蔣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