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錦集團遼寧華錦塑業公司黨委堅持“黨建+融合+服務”的理念,積極探索和構建“八化”特色黨建新模式,以“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的基層實踐,作為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兩個作用”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特別是2020年,在企業合資改革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奪取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雙勝利”。
1.關注職工思想動態,抓意識形態“日常化”。華錦塑業于2020年完成合資合作、新公司正式掛牌。推進合資合作過程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強化意識形態管理,把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要求落實到改革發展中,以常態化的宣傳引導和細致的思想工作,把合資合作的優勢宣傳到位,讓干部職工理解到位,成為改革工作的支持者、推動者和參與者。黨群系統多次組織大范圍專題會、班子成員及各支部分片包干包人,一對一談心,確保了合資合作職工安置方案在職工大會上的高票通過。
2.創新思維出新招,搭建平臺“多樣化”。“課題研討+分層傳遞”提升黨員干部學習力。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每周公開課輪流上講堂”和“班后學習一刻鐘”活動,通過“你聽我講大家談”的新形式,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學促行融入中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各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形成常態化,制度化,為支部建設水平的提升“固本培元”。支部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新思想的重點詞匯制作成“學習教育練兵卡”,在班前班后會上共同學習,克服因倒班時間與黨日活動時間相沖突的矛盾,讓黨建工作進一步深入全體黨員和職工群眾。
3.以黨員創新工程為載體,融入中心“無縫化”。在開展“黨員創新工程”活動中,堅持有黨員的崗位就有創新工程的原則,以“黨員創先示范崗”“黨員節約創效崗”“黨員工程示范點”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黨員創新活動,帶動周圍群眾將支部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司黨委堅持以“推進基礎再建,助力中心工作”為主題,將黨員創新工程融入中心工作,做到“黨員先行、支部推動、專人監督、黨委考核”,每名班子成員都有任務、各支部都有一名班子成員隨機跟進每項工程,全程參與“黨員創新工程”的研討和實施,幫助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2020年5個支部立項9項黨員創新工程,共創效173萬元。
4.“一亮二展三精益”,特色活動“規范化”。“一亮”是讓黨員亮明身份戴牌上崗;“二展”是開展“一崗多能”和開展標準化作業;“三精益”是深入學習精益管理與規范知識、達到精益四級目標、生產現場達到100%“5S”定置。公司黨委以“一亮二展三精益”這些特色活動為重要載體,以黨員為旗幟,帶動身邊職工群眾擔當作為、奮發有為,為保障生產裝置安穩運行和產品質量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5.加強支部陣地建設,以點帶面 “全員化”。公司黨委把編織車間黨支部建設為“示范黨支部”,制定并實施了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方案,更新了黨支部黨員活動陣地的部分學習教育設備設施,新購了一批專業書籍,為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組織生活、進行黨的教育、召開黨的會議、處理黨務活動等提供了主陣地。同時,組織公司內部其他黨支部到“示范黨支部”交流學習,以點帶面促進各支部總體工作水平的提升。
6.黨日活動豐富多彩,深入人心“多元化”。注入多元化元素,各支部分別推出“立體式”、“分享式”“互換式”等教育模式,以自制微視頻、場景模擬再現、PPT演講稿等方式與工作相結合,從“普通式”的授課內容轉化為“量身定做”,從“灌輸式”的授課形式轉化為“互動教學”,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強教育實效性。
7.運用“互聯網+”思維,借助新媒體“網格化”。通過網絡、微信等載體,學習新知識和先進的工作經驗。各支部建立了黨員微信團隊,并關注了《共產黨員》、《兵工黨建》等公眾號,及時學習領會中央重要文件精神,發布黨員學習材料、支部工作動態,引導黨員上好“微黨課”做到線上線下互動交流、黨建工作相互促進。同時,內部發行《華錦塑業》簡報拓展宣傳面,對公司生產經營形勢進行分析,與改革發展同步,進而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步伐,弘揚正能量。
8.面對突發新冠疫情,黨員先行“標桿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司黨委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部署及疫情防控要求,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證職工的健康安全,全面保障生產的平穩運行,為打贏防疫阻擊戰“守廠盡責,奮力擔當”。班子成員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公司黨委緊急采購口罩、消毒液、溫度檢測儀等物資,每天組織黨員對車間廠房、公共場所至少進行2次消毒,對入廠測溫、發放防護口罩、廢口罩回收等操作環節做了詳細安排,確保防疫工作萬無一失。各支部積極應對,科學計劃安排生產,組織各工段有序開車,戰斗堡壘作用突顯。黨員面對部分生活區封閉、員工隔離導致人員緊張的局面,主動頂班替崗,“我是黨員我先上,我在崗位請您放心”,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案例研究組成員:孫榮偉、柳波、王偉、王文革、林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