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穿越周期
中國乳制品行業進入了弱復蘇周期狀態。
上半年全國牛奶產量1794萬噸,同比增長7.5%;前8個月乳制品產量2008.9萬噸,同比增長3.6%。
乳制品的產量增速跟不上原奶增速,下游消費端漸顯疲態,今年上半年各大乳企的業績表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速。
這使得市場對傳統旺季第三季度的業績期待甚于以往。
而沖在行業最前面的,仍是龍頭伊利。率先接住市場和投資者的灼熱目光,穿越周期,扛起引領乳業深度復蘇的大旗。
從財報來看,伊利在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達到974.04億元,同比增長3.77%,歸母凈利潤93.80億元,同比增長16.36%,均創歷史新高。
從第三季度的表現看,伊利單季實現營業總收入312.07億元,同比增長2.66%,實現凈利潤30.75億元,同比增長59.44%,整體業績表現與今年上半年相比明顯改善。
按照第三季度雙節期間的市場恢復程度,伊利管理層認為目前各經銷商的備貨意愿非常積極,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乳業市場仍然延續向上增長的態勢。
落在全行業中,在乳業緩慢復蘇、不間斷振蕩的周期內,伊利給出的這份超高答卷,既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分品類來看,報告期內,伊利液態奶營收654.32億元,同比增長2.07%;奶粉及奶制品營收199.22億元,成人奶粉以23.9%的市占率穩居細分市場第一;冷飲業務實現收入103.83億元,以雙位數的增長態勢傲立行業市占額第一位。
林立的數據高光背后,是伊利基于關鍵技術突破的創新產品一再“引爆市場”,也是全鏈數智化賦能下整體運營效率顯著提升,正在形成強勁活躍的“新質生產力”。
喝牛奶的人都找到想喝的奶
“在伊利人眼里,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喝牛奶的,一種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的目標就是要將這兩種人變成一種人——喝牛奶的人。”
這是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的一句名言。
如今伊利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喝牛奶的人,也都在伊利找到了想喝的奶。
這么說的底氣來自于伊利對消費者消費需求的長期洞察。
經歷三年疫情,消費者對乳制品高品質營養的要求再上一層。當整個行業大盤仍拘泥于以價換量的初級階段時,伊利率先跳了出來,在追求優質、高營養的賽道上實現旁若無人般的高歌猛進。
10月16日至19日,國際乳聯(IDF)2023年世界乳業峰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
憑借卓越的產品品質和全面均衡的創新實力,伊利成功斬獲“可持續包裝創新”“以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營養為核心的新品創新研發”兩項大獎,成為唯一獲獎中國乳企,也是全球獲獎數量最多的企業。
這是伊利繼2022年登上“IDF乳品創新獎”全球榜首之后,再次閃耀全球乳業最高領獎臺。
往遠處看,伊利代表著中國乳企向世界傳遞著“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往近處看,一個個貼合消費需求的創新型新品筑起了伊利三季度業績穩健增長的護城河。
這是一個成分黨崛起的消費時代。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的苛刻不僅在于奶茶要喝不加奶精的,寶寶醬油要用不含鈉的,還在于牛奶就要喝產自內蒙古的。
針對消費者對奶源地的特別關注,伊利在北緯48°的呼倫貝爾草原建造了高標準限定有機牧場,全面創新牧場保護和科學飼養,推出了營養更豐富的金典限定呼倫貝爾有機純牛奶。
占據品質制高點帶來的,是消費者的用心投票。報告期內,以金典品牌為代表的高端白奶實現雙位數增長,常溫白奶三季度市占率繼續提升,穩居行業第一。
疊加上第三季度“雙節”送禮高峰的到來,連帶著液態奶也實現第三季度收入230.09億元,同比增長8.48%,較第二季度增長提升7.96個百分點。
當中式養生的健康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一部分人繼續日咖夜酒的生活時,另一部分人已經連沖了三杯伊利“輕慕”紅參煥活配方奶粉。
以生鮮牛乳為基地,采用專利紅參萃取及凍干技術,能更大限度保留人參皂苷、氨基酸類及微量元素等滋養元素,提高健康活力。產品一經推出,就掀起了超預期的市場熱度,成為“脆皮大學生”、“脆皮打工人”的定制營養品。
從2011年到2021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由9000萬增加至1.4億人,全球第一糖尿病大國的帽子越戴越緊。
作為喝奶大戶,中國消費者急需一款既不損傷口感和營養價值,又能平穩血糖的牛奶。
伊利顯然時刻都與消費者站在了一起。今年4月份,伊利推出的全球首款控血糖牛奶——舒化安糖新健品,獲得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品認證,GI值僅為20。
打破想象的邊界,伊利讓喝奶的意義不簡單。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院士專家團也給出高度認可:“舒化安糖健既具有牛奶的營養屬性,又能平穩血糖,對主動健康和健康老齡化有著積極意義。”
乳制品外,伊利也持續推進礦泉水、寵物食品、牛肉和益生菌保健品等業務發展。關注到消費者對市場上無糖茶飲料口感苦澀、保鮮添加劑等問題的改進需求,伊利采用行業首創的茶水分離式“鎖鮮蓋”技術,還推出了中國首款旋蓋式現泡茶伊刻活泉。
但若僅是這樣,也只能說伊利抓住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真正將產品推向前臺的,是伊利長期不變的技術創新底色。
春江水暖,“龍頭”先知。作為亞洲乳業龍頭,當其他企業苦思賣什么產品的時候,伊利已經站在了行業話語權的制高點,靠技術創新向后來者揮旗示意。
乳鐵蛋白提取工藝上,伊利通過全球首創的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率先打破關鍵技術壁壘,極大提升了中國食品科技的全球話語權。
面對“室溫下儲存、飲用活性益生菌酸奶”這個世界性難題,伊利獨創ADI無菌后添加專利技術,首次攻克益生菌在常溫環境下失活的技術壁壘,常溫下也能在每包中添加10億CFU全球知名LGG活性益生菌,最大程度保證菌種活性。
首次、首創,伊利的技術迭代不僅指向著企業本身的創新成就,更意味著全球乳業在不斷實現零的突破。
而他站在哪里,哪里就是行業前行的方向。
登頂數智化高山
此前,國際品牌價值評估機構BrandFinance發布了“2023全球最具價值乳品品牌10強”榜單,伊利以124億美元品牌價值位列第一位,品牌價值較去年增長17%,連續四年位居全球乳業第一。
發展至今,將伊利定義為一家乳制品公司已經太過草率,撥開層層迭代的產品圈,它的身份標簽從乳制品企業一路進化至大健康產業、食品科技產業。
如今站在東西方飲食文化交流激蕩的浪尖處,伊利更是一家代表著中國健康追求的民族品牌。
支撐著它的身份角色向前演變的,是統籌全產業鏈變革的數智化推手。
在上游,以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為代表的有機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奶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
隨著人工的可見度大大降低,智能設施、智慧機器成為工廠主角,不僅實現了牧場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也成為了整個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一處標桿。
產業中游,伊利全國所有工廠都實現了智能化布局。以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為例,液奶基地灌裝生產線效率較以往提升近2倍,是全球灌裝速度最快、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灌裝生產線。
而在最靠近消費者的產業下游,伊利以亞運為契機,以數智化技術賦能品牌精準運營。通過推出王者榮耀限定主題包裝助力“電競入亞”、投放“智慧奶站”等方式,讓亞運更具伊利味道。
重重組合拳下,今年前三季度,伊利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率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11個基點和82個基點,毛利率則同比提升32個基點。
比起營銷費用長期居高不下的消費品牌,伊利憑借數智化轉型,又一次給行業繪下范本。
在這之前,數智化的高山曾攔下過一批批志在高遠的傳統企業,他們試圖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但就像鐵鎖連舟一樣難以掉頭。而這一次,伊利以事實證明,傳統企業的未來,仍舊要從數智化中找尋答案。
曾經,伊利也只是一家呼和浩特的地方小廠,汲汲以求的是市場份額和安全紅線;如今,伊利以民族品牌的角色邁向世界深處,擔負著的是續寫中國乳業故事的品牌職責。
從內蒙走向全國,從中國闖出亞洲,在市場不斷叩問伊利如何實現跨越式突破時,他已經用雙手托舉起了全民追求健康和可持續的新時代,也用雙腳走出一條傳統企業數智化變革的漫漫歷程。
轉身又是漂亮一季。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