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辦公廳發布了《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應用案例推薦名錄(2022)》,紫光股份旗下紫光云公司攜手新華三集團以自主創新技術助力打造的江蘇省數字孿生水利智能中樞,實現了秦淮河流域全要素的數字映射,能夠對洪澇、水污染和水利工程的風險隱患進行提前預警,優化水利工作的管理和決策,助推江蘇智慧水利事業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深化數字化變革
助力江蘇水利智慧升級
水利事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普惠民生的重大工程。在數字化時代,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成為水利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2022年水利部印發《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要建成七大江河數字孿生流域,并相應提出了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構建“2+N”水利智能業務應用體系、強化水利網絡安全體系等三項主要任務。在這一背景下,江蘇將數字孿生作為構建智慧水利體系的核心能力,推進形成太湖地區“一湖多片”、長江流域“一線多點”、沂沭泗“一河一湖一庫”、淮河水系“一湖雙線”的總體水利布局。
在數字孿生秦淮河實施過程中,紫光云公司攜手新華三集團依托全面領先的自主創新技術,助力打造具有自主產權的江蘇省數字孿生水利智能中樞,實現數據、模型和知識等數字資產的匯聚、治理、服務和管理的共建共享中心,一方面實現涉水數字資產的全面匯聚發酵,孕育各類業務應用系統,激發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是打通數字資產的產業鏈,實現核心技術與產品在廣度和深度上的融會貫通,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新生態。
全面領先
為水利升級構建“數字大腦”
依托全面領先的全棧式數字化技術實力,紫光云公司聯合新華三集團以綠洲數據平臺為核心,構建用于專業、智能及可視化模型管理模型平臺,以及用于水利知識應用的知識平臺,形成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數字孿生平臺。一方面,數據平臺能夠全面匯集水資源、水環境、水災害、水安全等水利內部數據,同時按需接入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外部數據;另一方面,基于AIOS平臺打造的模型平臺為智慧水利提供了靈活彈性的計算資源,實現水利專業模型、智能模型、可視化模型的統一納管,知識平臺則通過梳理不同水利對象之間的關聯關系,建立起“對象-關系-屬性”的三元組模型,形成不同業務場景下的水利知識體系,支撐新一代水利業務應用創新。
基于三大平臺的能力組合,數字孿生平臺能夠承載起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與調配、水利工程管理、河湖監管等多元業務,打造水利管理和決策的“數字大腦”,提供全域態勢分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等功能,有助于提升精準分析、整體研判、協同指揮、迭代優化的能力,讓數據開頭說話,推進水利工作的改進和優化。
作為擁有江河湖海豐富水利資源的省份,江蘇省水利事業的數字化變革、智能化升級,是驅動未來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未來,紫光云公司將攜手新華三集團,以數智創新之力,繼續參與和推進江蘇智慧水利事業的創新和建設,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的同時,努力打造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的“江蘇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