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會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動園區轉型”為主題,是繼去年12月份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二屆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峰會后,會議主辦方進一步推進營商環境主題討論的拓展和深化。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逆全球化、強權政治抬頭,我國經濟面臨著一定風險和挑戰的背景下,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更顯得尤為必要。?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時曾強調,“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營商環境建設指出了明確方向和要求,對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全面貫徹落實好。
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綜合性衡量指標,包含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和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我國黨和政府一直非常關注營商環境建設和提高,致力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取得了公認的巨大成效。今年以來,我國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成果。同時,加大力度降稅減費,在2018年降稅減費1.3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繼續降稅減費將達到近2萬億元規模,有力地推動了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營商環境的建設,讓市場主體享受到了政策的春天。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產業園區發展快慢、好壞的生命線。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資金就往哪里流,營商環境已成為園區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現就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寬松的市場空間,談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市場是基礎條件。良好的市場規則和秩序,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提。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全社會都要自覺遵循公平公正、誠實守信、依法競爭、優勝劣汰等市場理念,發揮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讓政府和企業都回歸到遵守基本的市場規則和運行秩序上來,讓市場在經濟活動中唱主角。
其次,企業是責任主體。經濟的活力來自于企業、來自于企業家精神,企業也是營商環境好壞的關鍵。如果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良好,那么這個地區絕對會有一大批好的企業在支撐。企業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當先鋒,要自覺遵守市場規則,講求契約精神,誠實守法經營,同時也要樹立合作意識,實現全產業鏈的互利共贏;也要保護環境,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政府是關鍵保障。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是經濟行穩致遠、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親”“清”政商關系”,政府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要將“親”“清”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確保政商交往有道、關系有度。多多關心和聚焦市場主體和廣大企業的期盼,完善規則和行業指導,推動所出臺的大量政策措施及時落地、落細、落實,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活力。
第四,行業商(協)會是橋梁和紐帶。行業商(協)會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企業。要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行業商(協)會的創造力,做好企業與政府溝通的聯絡人,充分發揮商(協)會在市場治理、資源配置、行業自律和企業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各類行業商(協)會要積極參與本行業發展的規則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及時研判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前景,幫助政府做好政策解讀、招商引資、信息溝通等;協助政府部門推進信用、誠信體系建設;維護行業利益和企業合法權益,將企業合法合理訴求通過正常途徑向政府反映;推動行業和企業公平競爭,當好維護健康市場環境的監督員和協理員。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希望在座來自政府和各行各業代表,利用論壇機會互相交流、深入討論,找到新思路、新方法,為激活市場活力、為企業健康發展、為弘揚企業家精神、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出更優更好的營商環境。
(本文根據王欽敏在第五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峰會上的致辭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