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的支持下,由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市儒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光伏產業協會、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共同主辦,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清華珠三角研究院、香港太陽能學會、澳門技術創新協會、澳門工商聯會、澳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深圳市新能源行業協會、深圳市太陽能學會、澳門青創國際集團、廣州高新區現代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新能源產業協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聯合主辦,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知識城)承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業委員會、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科學城)、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廣州澳青科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光伏計量測試專業委員會、廣州北來設計有限公司協辦。
粵港澳有關政府部門領導、新能源產業領域專家學者、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企業代表齊聚澳門,就新能源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跨界創新、市場應用等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共享“雙碳”新機遇,共商新能源發展大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廣州市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廣州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單寧偉致辭表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創建了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范區,集聚中環TCL、孚能科技等規上新能源企業超200家,分布式光伏并網總裝機容量達356兆瓦,落戶50家氫能上下游企業,建成10座加氫站和3個氫能產業園。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正式發布,穗澳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穗澳創新園、澳門中心等重大項目在黃埔落地,柏杰等澳門企業獲頒內地首批港澳工程領域執業認可,通過“跨境通”設立澳門投資企業,兩地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進一步深化。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光伏產業協會會長何敬麟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葡語國家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樞紐,澳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文化優勢,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開展對外商貿的平臺作用,為新能源企業提供國際化的發展平臺和資源支持,助力其在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與葡語國家的新能源產業交流合作,助推灣區新能源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何敬麟表示,期待借助這次論壇的契機,發揮新能源產業各方的聯動效應,共同探討灣區新能源產業的新動向與新路徑,擴大大灣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國際合作共贏的新空間。
集聚多方力量 打造新能源合作生態平臺
本次論壇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理事會單位成員授牌儀式,理事會成員集聚了來自大灣區新能源知名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多方資源力量,首批理事會單位成員共有20家單位參與。
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理事會成員單位授牌儀式
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理事會的成立,旨在通過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凝聚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力量,形成創新聯動效應,以實現新能源產業的跨界融合、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為目標,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和連接合作的新能源合作生態平臺,推動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澳門光伏宣言發布 共筑環保未來之城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指出,鼓勵先行先試,粵港澳大灣區要積極推進產品碳足跡認證試點建設。在此背景下,《澳門光伏宣言》應運而生,充分彰顯了澳門全力推動光伏產業等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率先打造雙碳樣板或示范區,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堅定決心與積極行動。
《澳門光伏宣言》發布
論壇期間,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澳門光伏產業協會理事長沈輝鄭重宣讀了《澳門光伏宣言》,該宣言旨在倡導澳門成為雙碳目標的先行先試城市,鼓勵澳門及全球投資者積極投資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將澳門打造成為全球光伏展示交易和展覽貿易中心,使其成為光伏+儲能智能解決方案的聚集地,促進光伏技術在旅游業的應用,將澳門塑造成為環保、可持續的未來之城。
廣州黃埔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構建經濟發展“新引擎”
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劉干武圍繞廣州開發區、廣州市黃埔區新能源產業作主題推介。他提到,綠色能源是廣州黃埔區八大優勢產業集群之一,主要包括光伏、氫能、新型儲能、海上風電等業務。黃埔區是廣州市光伏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戰場,集聚TCL中環(太陽能電池片)、儒興科技(銀漿)、拉普拉斯(光伏設備)、鹿山新材(太陽能電池材料)、三晶電氣(光伏逆變器)等能源領域的龍頭和創新企業,獲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2021年獲批國家整區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行業專家齊聚論劍 創新引領產業未來
本次論壇邀請了多位新能源領域專家學者、企業領袖、技術大咖,重點圍繞新能源行業的尖端技術創新與應用、新興市場、產業趨勢、海外布局與規劃等主題,分享最新的發展理念與實踐經驗,展現對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的遠見和卓識,帶來一場知識盛宴,為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方案與企業力量。
天合光能助理副總裁/天合綠建研發設計中心副總羅多、天合光能全球品牌與市場部總監曹云端在《光伏全場景應用及光伏建筑一體化創新實踐助力大灣區零碳發展》主題報告中,分享了關于光伏技術如何在各種場景中實現廣泛應用,以及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的場景需求、發展方向、發展階段等內容。天合光能自成立以來不斷完善全場景產品矩陣,通過“210先進組件+支架產品+儲能系統”多產品融合驅動,促進光伏技術多場景應用降本增效。
一道新能應用技術產品總監潘浙鋒在《柔性支架的多場景應用》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一道新能柔性支架的性能優勢及其在“光伏+”全場景應用中的廣泛實踐,為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一道新能柔性支架具備的高凈空、大跨距、高安全性三大優勢,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光伏支架占用土地多、復用難度大、工程造價高等痛點,已廣泛應用于農光、林光、漁光、牧光及藥光等多元化場景。
北京江河智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總設計師韓維池分享了《讓建筑發電》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光伏技術廣泛應用于公共設施、商業建筑及住宅等多元化場景,有力驅動各類建筑轉型為自發電、低碳型態的創新實踐。江河光伏研發的R35BIPV系統展現了光伏技術與建筑設計的深度融合,該系統采用雙玻組件代替傳統的彩鋼瓦等材料作為防水屋面,這使得它在光伏屋頂、雨棚、遮陽房、車棚、BIPV廠房等多種場景中都能展現出卓越的性能和適應性。
大中華持續發展協會行政總裁、香港能源服務協會創會主席尹德川教授在《推動澳門及大灣區的氫能、核能與循環經濟》的主題報告中,對澳門和大灣區在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多元化路徑進行了深入剖析,分享了澳門及大灣區的碳中和項目以及新能源發展策略,特別強調了氫能、核能以及循環經濟的綜合應用對于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為大灣區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環境的改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亞馬遜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初創生態出海賽道顧問姚駿瑋在《新能源項目出海規劃策略》主題報告中,分析了新能源項目出海的挑戰與機遇,結合亞馬遜云科技在支持新能源項目出海方面的豐富經驗與全球布局,針對新能源企業出海面臨的政策差異、市場需求把握、技術創新適應和供應鏈管理等問題,提出了具體應對策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出海過程中的各種挑戰。
廣州澳青科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悅敏在《夯實質量根基,助新能源企業“出海”破局》主題報告中,分析了新能源企業“出海難”的原因,以及企業如何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標準來贏得海外市場份額。通過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法律和政策咨詢等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夯實質量根基,助力新能源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
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澳門光伏產業協會理事長沈輝在論壇閉幕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作為最專業的新能源行業盛會之一,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屆,吸引了來自新能源產業政、產、學、研各界的重磅嘉賓齊聚,是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創新成果的展示平臺,更是大灣區新能源產業向世界發聲的重要平臺,通過聚焦新能源產業的創新發展、技術突破與市場趨勢,共商政策引導、產業提升、技術進步、降本增效等行業發展大計,共謀新能源產業未來藍圖,推動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邁上新的發展階梯,實現“碳中和”目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