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公布了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在230個國家級經開區中位列第87位,成功躋身全國百強經開區。
作為山東省第一家設在縣級城市的國家級開發區,鄒平經開區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濱州市委的決策部署,在鄒平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著力做強主導產業、做大經濟規模,不斷提升貢獻份額和發展位次,3年間連續上升129位,成功邁入全國百強經開區之列。3年來,鄒平經開區先后獲批2023年度全國營商環境十大優秀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入選省級雙招雙引特色園區、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山東省近零碳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成色愈來愈足。
產業集聚鍛造長板優勢
2月18日,農歷正月初九,節后上班第一天,鄒平經開區工作人員趕赴上海與乾輝烯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摯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就招商引資項目開展洽談交流,在前期對接基礎上,重點圍繞經開區高端鋁產業發展情況、發展方向、承載能力及雙方合作優勢再次進行充分探討,進一步明晰合作方向和具體項目,共同推動雙方合作結出更多碩果。近期,工作人員分組到青島、北京等地,重點圍繞智能紡織和新材料產業鏈招商推介。
以產業集聚帶動園區提質,培育壯大產業集群,以服務魏橋創業集團、創新集團等重點骨干企業為重點,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己任,最大程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是鄒平經開區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與思路。
圍繞高端鋁產業,鄒平經開區依托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中國“鋁谷”公共服務平臺和國內最大的全流程汽車輕量化研發制造基地,按照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思路,延鏈補鏈,豐富產業業態,壯大產業集群。圍繞智能紡織產業,鄒平經開區以棉紗、棉布、服裝、家用紡織品為主,已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還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綠色智能紡織一體化工廠,實現了棉紡織領域的首次生產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統智慧化、在線監測信息化、制造過程綠色化。
體制機制運行更加高效
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對外開放的排頭兵、招商引資的主戰場,鄒平經開區通過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與動力,按照“(管委會)+公司”模式,率先在濱州市完成了工作機構優化調整、國有企業整合重組、完善選人用人機制等各項改革任務,形成了“公開聘用、人崗相適、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以事定崗、以崗擇人、按崗定薪”的薪酬管理制度。
為推動實現全員在精神面貌、境界擔當、專業素養、發展質效、服務效能等方面顯著提升,鄒平經開區深入開展干部思維訓練,先后邀請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開展專業培訓,重點圍繞招商引資、為企服務、營商環境建設等內容,分類組織、適時推進,受眾達5000人次。圍繞學習內容,組織全體人員開展“全員大講堂”“全員話發展”等干部思維訓練系列活動30余場,推動實現以講促學、以學促用,著力鍛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經開區鋼鐵隊伍。
要素聚合效應充分釋放
2023年4月,“愛我經開區共建幸福家園”提升行動暨大國禮德“百校百禮”教育工程啟動。該項目是鄒平經開區圍繞思想道德教育從娃娃抓起理念打造的教育服務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平臺,旨在為區內企業職工及子女提供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和優質的教育資源,營造讓企業和企業家舒心、暖心、放心的發展環境。這也是鄒平經開區踐行“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的一個縮影。
按照鄒平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鄒平經開區大力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深入開展政府服務進企業活動,對企業訴求持續跟進、積極回應、強化落實,2023年累計解決困難問題80余個。針對項目實行專班靠前服務,建立目標任務清單,明確時間節點,以時間倒逼進度,以目標倒逼責任,集中打通項目建設堵點難點,確保項目早見成效。
平臺載體能級不斷提升
鄒平經開區樹立“有解思維”,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結合產能退出、提升改造、低效用地盤活、產業迭代升級等多種模式引進新項目,成功實現了2000余畝低效用地的“騰籠換鳥”。其中,盤活廣源節能300余畝土地建成醫藥產業園項目;盤活工業鄰里中心東、西兩個片區1000余畝土地,打造三產服務業新高地;盤活圣誠實業350余畝土地布局高端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實現了資產整合、空間騰出、項目落地和產業升級。
此外,鄒平經開區持續加快調區擴區步伐,強力推進東部2.5萬畝工業新區規劃建設,形成東部新產業聚集區,提升全區乃至鄒平市的工業項目承載能力。
(來源:濱州網)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