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2日,以“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共贏產業發展新未來”為主題的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貴州)將在貴陽舉辦。
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貴州新型工業化,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努力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目前,從國內產業轉移特征來看,以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仍是主要轉出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還是國內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
作為我國典型的西部內陸省份,近年來,貴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決策部署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深度跟蹤把握全球制造業產業轉移大勢,精準確定階段性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為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做足了準備,具備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底氣和動能。
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逐漸成形。
今天的貴州,修高速、架高鐵、建機場、興港口、暢航道……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仍在延伸拓展,“千溝萬壑”蝶變為“高速平原”,“偏居一隅”轉變為“西部通衢”,為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提供著有力的交通支撐。
北盤江大橋 徐俊 攝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工業大突破成效顯著,工業質量效益顯著提高。
數據顯示,2023年,貴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7.2%,“六大產業基地”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8000億元,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30.9%,較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為穩增長、調結構、轉動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貴州圍繞“3533”重點產業集群奮斗目標,緊扣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著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六大產業基地”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提質增量。煤礦規模化、智能化邁出實質性步伐,完成貴州能源集團組建運營,建成投產井工煤礦40處和渝南、鑫達露天煤礦,原煤產量達1.53億噸、增長10.8%。盤江新光燃煤發電項目1號機組建成投產,195萬千瓦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并網發電,開工建設貴陽、黔南抽水蓄能電站,新增新能源裝機400萬千瓦,全省電力總裝機達8560萬千瓦。
盤江新光燃煤發電項目 企業供圖
——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設提標擴面。新增一批鋰礦、磷礦、鋁土礦等資源儲量,引進青山、華友、華峰磷煤化工一體化項目和江山、美錦等一批磷化工、煤化工重大項目。建成磷礦資源集中采購供給平臺,更好保障企業原料需求、降低生產成本。加快錳產業高質量發展,錳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
貴州磷化集團馬場坪廠區 企業供圖
——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提速進位。建成投產寧德時代、奇瑞汽車等重大項目,新能源商用車、乘用車等項目取得新進展,電池制造產能達35Gwh。
寧德時代貴州基地 潘德玉攝
——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設蹄疾步穩。數字經濟占比達42%左右、增速保持全國前列。依托華為云構建“云服務”生態圈,貴陽大數據科創城集聚企業800家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20.7%。深入推進“東數西算”,搶抓機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賽道,數據中心由存儲中心加快向“存算一體、智算優先”轉變,華為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智算中心落地,智能算力加速突破,智算芯片達7萬張以上、位居全國前列。
貴陽大數據科創城
——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建設提檔升級。頒布實施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編制出臺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產區保護規劃、產業集群規劃,出臺規范發展意見,持續推進“三個一批”綜合整治,酒產業規范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優質產能持續擴大,工業增加值增長10.7%,行業主要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為工業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俯瞰茅臺鎮
——全國重要的產業備份基地建設成果明顯。深化央地合作,加強與中國航空工業、中國航天科工、中國航發、中國商飛等合作,規劃建設貴州航空產業城引進落地一批重點項目,航空航天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
貴州航空產業城安順航空配套制造產業園
可以看到,歷經三線建設、改革開放、西部大開發、工業強省多個階段的貴州工業,初步形成了規??偭坎粩鄶U大的現代產業體系,為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產業基礎。
此外,貴州正從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法治保障體系、服務體系等方面,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大改善行動,全力為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綜合來看,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在貴州舉辦,正當其時。貴州將以此為契機,加大力度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國內外先進制造業梯度轉移,加快把我省建設成為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高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