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淄博市首家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的建材企業,山東能源新材料公司東華科技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環保工作放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打造綠色工廠,蹚出了一條高端化、生態化、智能化、集約化的綠色發展路徑。
東華科技公司廠區
走進東華科技的大門,道路干凈寬敞,廠區內樹木聯排,依舊生機盎然,與常人想象中塵土飛揚、灰撲撲的水泥企業大相徑庭。廠區路面濕潤、空氣清新卻不見灑水車經過,該公司副總工程師、安全環保部部長殷剛告訴筆者,他們有一套自動降塵的法寶——霧森系統。
據了解,霧森系統可以對廠區內道路定時霧灑降塵,當廠區的揚塵監測系統監測到空氣中PM10濃度超過設定值后,料場自動噴淋系統和霧森系統就會共同啟動,自動進行噴淋降塵,所以才能做到空氣質量優于城市公園。
噴霧降塵只是東華科技綠色環保舉措的冰山一角,科技賦能才是東華科技公司建設綠色工廠的致勝法寶。該公司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生命線,按照“應投盡投”原則,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成了山東省首個中溫中塵SCR超低排放項目,氮氧化物年減排約200噸,氨逃逸年減排15噸,開創了區域內污染物超低排放先河,真正實現環保“緊箍咒”變“護身符”。該公司物料儲存、輸送、裝卸均實現全密閉,料棚內設置微霧抑塵或者霧炮抑塵,出入口安裝自動門。同時,在廠區出入口和重要貨物運輸車輛出入口均設置了自動感應式洗車臺,在廠界和燃料、原料儲庫進出口、熟料生產、水泥粉磨及發運等易產塵區域設置空氣質量監測微站,實時監測空氣質量。該公司還立足水泥“工業大腦”2.0,建成了智能環保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了對有組織、無組織的智能化、自動化、精準化管控。
東華科技公司智能環保一體化管控平臺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東華科技公司還專注于風光儲能、氨轉氫等清潔能源和新型材料的研究工作,多舉措節能減排,著力全碳鏈管理,激活了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該公司以減污降排協同增效為導向,以產業數字化為抓手,穩步推進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構建了“源頭降碳、過程控碳、尾端捕碳、末端消碳、全面管碳”的產業全鏈條降碳、控碳體系。
“我們聯手廈門大學,建設水泥行業全球首套氨供氫替代煤炭示范工程,成功入圍全國建材行業首批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榜單。通過能源替代,達到源頭減碳的目的。”東華科技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朱波介紹,該項目于2022年6月成功工業化投運,一期運行實現了6%燃煤替代,今年8月作為行業典范被央視新聞專題報道。
東華科技公司氨供氫替代煤炭示范工程
除了源頭減碳,東華科技公司在過程控碳和末端消碳也成效顯著。該公司水泥“工業大腦”可以用數字化方式客觀刻畫過程控制原型,優化全鏈條工藝控制環節,強品質、降能耗,質量穩定性提高了28.48%,熟料線綜合能耗下降了6.73%,促進企業“綠色智造”轉型,在國務院國資委首屆國企數字場景創新專業賽中,“水泥行業生產制造環節能源精細化管控”項目獲二等獎。
“末端消碳方面,現階段我們主要立足產業延鏈,做好資源梯級利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先行先試,闖出新路。”朱波說,該公司所轄鈣基新材料產業生態示范園區內有優質石灰石礦產資源儲備,他們依托資源優勢,分層次布局鈣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鈣基新材料產業,同時延伸下游關聯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聚力塑造動能轉換新優勢。今年,該公司獲得中國環境標志和低碳產品兩項認證,成為淄博市唯一同時獲得“雙認證”的水泥企業。
“安全紅線就是發展底線,環保空間決定發展空間。我們將堅持以環境之優謀發展之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驅動產業升級和綠色先進產能釋放,打造水泥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樣板。”東華科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全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