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電業進軍汽車業的產業鏈,我們對團隊要求很高。在家電行業,美的在一些品類上做到40%的份額。在汽車行業,美的一些核心部件能不能沖擊30%、40%的份額?這是我們的夢想,也會努力去實現”。
1月6日,美的新能源板塊的威靈汽車部件安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一期正式投產,美的集團副總裁兼工業技術事業群總裁伏擁軍在接受《中國企業報》等媒體線上采訪時表示,從10多年前投入前沿技術開發,到2018年威靈汽車部件公司成立,從布局“三大領域”產品到合肥、安慶基地相繼投產,美的工業技術一步步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鏈條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作為美的集團“有史以來”投資總金額最大的項目,總投資110億元的威靈安慶基地實現“一年內投產”并以“美的速度”搭上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井噴的發展快車道?!吨袊髽I報》記者獲悉,這一基地預計在2月下旬完成產能爬坡后實現每年100萬臺電動壓縮機、120萬臺EPS轉向電機、20萬臺驅動電機的目標,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一股新勢力。
家電跨界新能源汽車,美的工業技術志在必得 “有百年的企業,沒有百年不變的產業。全球大企業可能做到一百年、兩百年,但不會只在一條產業線或者一個領域。美的工業技術從家電零部件跨界汽車零部件,產品和市場都不一樣,挑戰很大,但我們選擇了新能源汽車這個品類,瞄準汽車電動化過程中產生的增量部件,在技術上比傳統汽車供應商更有優勢,所以有比較大的成功機會”。
伏擁軍認為,當前產業結構與50年前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從家電到汽車的零部件供應鏈,跨界難、跨度大,但美的工業技術則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市場和賽道,以技術優勢實現快速突破。

以威靈安慶基地下線的首臺電動壓縮機為例,直擊新能源汽車“充電慢、續航短”等影響用戶決策的痛點,在此前推出的全球首款800V碳化硅(SiC)12,000rpm高轉速電動壓縮機,產品具有“高轉速、低噪音、低功耗”特性,主要配套理想、小鵬、蔚來等市場主流電動車企業。
聚焦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電驅動、底盤執行系統”三大領域的增量部件,目前威靈汽車部件已涵蓋電動壓縮機、驅動電機、EPS轉向電機、電子油泵、電子水泵等五大產品線,并依托在研發人員、專利等技術布局與“安慶+合肥”雙生產基地所積累的優勢,加速成為全球新能源車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商。
作為美的集團戰略轉型的重要載體,除了本次投產的威靈安慶基地外,威靈汽車部件還在上海、安徽合肥、廣東順德、日本大阪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布局研發中心與合作機構,持續提升新能源車企核心零部件的技術能力。
美的工業技術威靈汽車部件公司總經理陳金濤透露,在過去“333”戰略目標基礎上,未來3年我們重點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產品要從部件向組件轉化;二是整個體系要打造成車規級、安全性和可交付性,提供SQCD系統解決方案。未來,除了要抓住新能源汽車“國產替代”機會,還要加快走出去服務全球客戶,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企業的質量、品質和價值,2023年還將在海外布局新的產業基地。
立足科技領先,美的新能源平臺協同落地 當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美的正在從最初的“高舉高打”策略向全線布局的經營落地,從產品線的廣度、厚度,以及經營區域的全球化不斷擴張。這也為美的新能源板塊的平臺化協同落地,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美的集團“第二引擎”TOB業務的重要支撐,《中國企業報》記者獲悉,除了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外,美的新能源版塊還涵蓋美的工業技術旗下的威靈汽車部件、合康新能、科陸電子,以及美的樓宇科技iBUILDING數字化平臺自研打造綜合能源數字化管理體系,美云智數SCADA能源管理平臺等,實現從發電到用電、從儲能到節能,從家庭、園區到城市的能源綜合管理系統布局。
伏擁軍透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美的威靈一直從戰略高度進行研發投入。比如,同行的研發投入在5%-10%左右,但美的威靈研發投入則高達70%、80%的強度。特別是在過去5年銷量收入較低情況下,持續加大投入且巨大。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作為世界500強的美的集團,正在加速從制造業務參與全球搶奪向科技創新驅動市場競爭升級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