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早上7:40,一位中年神色焦急的男子來到了航天七三一醫院急診科。此時處暑已過,北京的清晨只有20度上下,但他卻因為焦急和奔跑而滿頭大汗,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分診臺氣喘吁吁的說,“大夫,趕快看看我爸,他突然說不出來話了,而且左邊身子沒勁,走不了路?!?/p>
當時正值交班,在場的急診科主任代明巖立刻詢問,“這種情況多長時間了?”在得到“起碼有兩個小時”的回答后,她的神經,立刻就緊繃了起來。
“言語不利伴左側肢體力活動不靈2小時,立即啟動腦卒中綠色通道,急診化驗、急查頭顱CT,請神經內科會診!”一系列的醫囑命令,連珠炮般地從代明巖嘴中蹦了出來。
得到消息后,神經內科專家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來到急診科,經過進一步評估,確定符合溶栓指征,很快入住神經內科病房,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患者進行了靜脈溶栓治療。效果也是立竿見影,患者癥狀明顯好轉。
雖然病患及家屬都面露笑容,但醫生并沒有放松警惕,憑借專業的醫療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告訴他們,這可能僅僅是個開始。神經內科醫護人員在徐長波主任的帶領下密切監護病人生命體征,隨時準備應對病情變化。
當日下午兩點零五分,對于患者和醫護人員更加嚴峻的考驗真的來了。
患者突然意識不清,極短的時間內,左側瞳孔變大,左側肢體肌力0級,血氧飽和度驟降,呼吸急促。在拿到排除出血,確定腦干梗死的CT結果后,兇險的病情讓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倒抽了一口涼氣。
面對急危重癥,七三一醫院的醫生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啟動全力搶救,腦卒中綠色通道再次啟動,麻醉科副主任代岱提著搶救箱飛奔而至,第一時間氣管插管,剛剛下了手術臺的神經外科副主任馬仁政沒有休息一分鐘,立刻與患者家屬溝通并在取得同意后,決定對患者實施取栓手術。
下午三點整,繁瑣的術前準備完成,神經外科副主任馬仁政和護士長王丹、CCU護士長金悅開始為患者行顱內動脈腔內血栓取出術。術中,在完成血管造影后,基底動脈頂端不顯影,“基底動脈末端閉塞”診斷明確。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開通血管,恢復灌注,又讓患者經歷最小的風險?難題再一次出現。經過短暫的手術討論后,馬仁政決定應用有“為卒中治療打開一扇嶄新大門”的SWIM技術。憑借醫護人員豐富的學識、先進且對癥技術和溫柔且順滑的操作,血栓被順利取出體外,看到血液順暢流過再通的血管,導管室內外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手術成功并不是醫治的結束,從手術臺下來,接力棒交到了ICU的手中,帶著轉運呼吸機的監護室醫生護士護送患者平安返回監護室。
至此,病情終于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病人醒了”“肢體能動了”“復查片子沒看到出血”“呼吸機可以停了”“拔管了”“可以進行交流了”“患者愈后良好,即將出院”……一個接一個好消息紛至傳來。而參與此次腦卒中救治并成功通過考驗的七三一醫護人員則紛紛表示,一個個好消息讓所有人收獲滿滿!救死扶傷,再苦再累,值了。
事實上,航天七三一醫院就像是一部龐大而精密的機器,對于任何病患,無論病情是否緊急,都有其成熟的應對方案。只要病人來到醫院,就會有一根看不見的線,把可能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串聯起來,并讓他們保持戰時狀態。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腦卒中急救,除了提到的醫護人員之外,院領導、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醫務部、護理部、采購部、藥學部、后勤保障部的相關領導、醫護人員和團隊,全部各司其職,枕戈待旦,這才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
對于這根看不見的線,被航天七三一醫院院長彭望書總結為,“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鏈條,多學科協同診治,多部門協同保障。”
巧合的是,就在手術的前一天,彭望書在醫院周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要把我院建成京西南一流的三級醫院、要打造區域醫療中心!重點發展老年醫學、微創介入、急危重癥的救治能力!”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此次神經介入術的成功,是七三一醫院學科建設的進步,也是微創技術的進步,同時也是對七三一醫院“十四五”期間建設理念的踐行,毫無疑問,也將是北京西南地區和其他地區病患的福音。
【鏈接】科普時間
基底動脈是由雙側椎動脈匯合而成,其發出雙側小腦后下動脈、小腦上動脈、大腦后動脈及腦橋動脈,供應小腦、腦干、大腦枕葉區域的供血?;讋用}閉塞導致的腦梗死是臨床上最為嚴重的一個類型,它可以導致腦干、小腦的急性壞死,由于腦干是人體的生命中樞之所在,控制人體的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就可能導致死亡。
腦梗死的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目前仍是威脅我國人民生命質量生存時間的重要疾病之一,讓普通人掌握合理的生活飲食習慣,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就診、早治療,仍是目前我國神經疾病預防治療的重要任務。
七三一醫院加強卒中防治中心建設,努力提高急性腦卒中的預防治療水平,積極開展神經介入微創治療技術,讓更多的人知道如何預防卒中發病,給更多的卒中患者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治療措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