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順應技術發展趨勢,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的重要契機。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深入應用,企業逐步走向“智慧共享”時代,賦予業務流程、財稅流程、法務流程與管理流程有機連接,實現企業財稅法等職能部門在業務、共享與戰略層面達到三位一體的智能協同,實現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數字化提升。
6月29日晚8點,普華永道中國稅務法務數字化管理及戰略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汪穎,普華永道中國財務管理咨詢服務合伙人談誠,普華永道中國稅務法務數字化管理及戰略咨詢服務合伙人周曉琴,普華永道中國稅務法務數字化管理及戰略咨詢服務總監彭鵬深度解讀智慧共享賦能企業財稅法數字化轉型的新價值。本次活動在普華永道視頻號、《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全程直播,更多信息及視頻回放,請登錄普華永道中國官網“轉型力共創會”頻道。
智慧共享,驅動財務職能,從“后視鏡”升級到“儀表盤”
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共享中心的建設則是近年來最為廣泛,最重要的數字化實踐之一。汪穎介紹,普華永道構建智慧共享中心的職能范疇,通過整合財務、稅務、法務、人力資源、信息技術等職能,增強共享中心服務的綜合性及穩定性。由“交易核算”向“分析解讀”轉變,通過數據整合與分析,為企業運營創造更高價值。
談誠從財務角度,介紹了智慧共享的新趨勢。他指出當前財務職能的數字化發展正處于從傳統模式走向未來模式的“過渡Fit模式”。財務的智慧共享并非純粹的技術、流程革新,而是需要對組織的職能進行變更,對人員工作地點、工作模式等變革,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以及人才培養,支撐起整個企業財務的數字化轉型。他總結,智慧共享的目標是將財務從“后視鏡”轉變為“儀表盤”,不止是被動回顧過去,而是以數據驅動決策,主動展望未來,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
從稅務角度出發,彭鵬介紹了稅務精益管理的提升。談到智慧共享中心賦能稅務職能,他指出是將其轉化成戰略性商業資產,協助企業從全新角度實現人員、流程、數據和技術運用的有效結合利用,從而令企業在整體商業維度上實現發展。而稅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通過稅務管理平臺數字化全業務的模塊化,逐步將稅務共享運營中的傳統人力工作釋放,“意味著所有人員都可以去實現一些更高價值的智能。”
周曉琴分享了法務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她首先指出,隨著經濟下行,整體合規監管環境趨嚴,以及企業業務的創新發展,企業法務部門面臨諸多挑戰,而法務的職能也從相對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化。另外,數字化轉型也逐步讓法務從繁瑣的低價值事務性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服務和產出。法務共享中心是法務數字化轉型的基石,周曉琴強調,當其與財務稅務等共享中心相結合,將發揮出1+1>2的功效。
智慧共享2.0時代,為企業做一道“選擇題”
財稅法智慧共享中心的建設實現了哪些升級?汪穎形容當前進入了2.0時代,“如果將共享中心體系建設比喻為造房子,在全球范圍內打造智慧共享中心體系,就是將房子升級。”她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表示第二代智慧共享中心的核心是數據共享,在數據流動的基礎上實現數據洞察,從而更強有力地賦能企業。
智慧共享的另一重要核心則是聯動,汪穎以發票為例,指出基于智慧共享的理念,發票不再只是付款憑證,更代表了財務、稅務和法務三者之間的聯動。“發票在智慧共享中心扮演重要角色,既體現在稅務申報的共享體系中,又支撐整個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財務的現金流管理。此外,發票也支撐文檔管理,為未來可能面臨的合同訴訟糾紛做準備。通過各種聯動,打通不同部門間的數據共享。”
普華永道為企業提供資訊服務,汪穎形容這是在做一道“選擇題”。在打造覆蓋全球的共享中心體系時,不同國家間的標準存在差異,因而存在適配度問題,選擇也就變得格外重要。而在共享中心體系中,包含各種智能工具,存在效率問題、成本問題、可擴展性問題等,需要作出重要選擇。
智慧共享中心幫助企業在黃金時段作出性價比最高、穩定性最強的黃金選擇,因而幫助企業在智慧共享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智慧共享中心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杠桿,為企業管理的提升提供最強有力支撐。”汪穎總結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