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數字技術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企業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財務管理作為掌握企業重要資源與數據的核心領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和突破口,迎來新一輪變革機遇。
6月22日晚8點,普華永道中國財務管理咨詢服務合伙人王磊,普華永道中國財務管理咨詢服務總監柯學佳,普華永道中國財務管理咨詢服務總監吉磊深度解讀當今企業面臨實時變化的商業環境,數據中臺如何助力企業連通數據孤島,如何將內外數據轉化為資產,支持企業財務管控及經營分析。本次活動在普華永道視頻號,《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全程直播。

數字化時代下的企業績效管理新趨勢、新挑戰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巨大挑戰。企業通過數字化工具的使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時,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利用數字化工具,企業可以更敏銳洞察市場變化及趨勢,識別風險,賦能企業管理職能。
王磊表示,針對后疫情時代財務部門所面臨的新趨勢和新挑戰,探索財務職能部門的變革轉型策略。普華永道與ACCA在全球聯合開展調研,3000多人參加本次調研。此次調研的結果表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財務的職能工作范圍相比前幾年已經悄然發生了很多變化,財務部門在企業中的職能對于組織存續至關重要,在提升業務洞見、合規與控制和業務處理效率這三個領域承擔了更多的職責。其中,提升業務洞見最為明顯。

柯學佳就復雜多變的環境下,企業經營面臨巨大壓力,如何破局給出解答。新資本沖擊、技術革新、商業組織方法多元化、客戶需求個性化等高度不確定性,已成為中國企業要直面的“新常態”。對于這些挑戰,要以追求價值最大化而非利潤最大化,要注重長期發展價值而非短期目標、注重生產性技術創新、注重價值鏈協同、注重組織運營能力建設等來應對挑戰。
智慧共享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價值 普華永道利用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對共享中心積累的巨量結構化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實現業務與財務的風險閾值監測與分析。將數據洞察的成果落到實際業務和內控合規管理中去,實現數據價值的延伸。
數字經濟時代,推進數據資產化,成為了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的重要方式。
結合數字化時代企業管理轉型需要,探索推動財務運行機制從金字塔模式向前中后臺模式轉變,從流程驅動為主向流程驅動與數據驅動并重轉變,努力實現管理層級扁平化、管理顆粒精細化、管理視角多維化、管理場景動態化、管理信息實時化,確保反應敏捷、運轉高效。
柯學佳表示,以財務中臺為例,這是一種新的技術架構和設計思路,是對現有財務系統的一種底層顛覆。通過與智能化、數字化工具搭配打通財務業務鏈路中的各個節點,重新設計會計引擎規則,從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柯學佳就如何加強流程與數據管理,助力企業績效管理閉環能力全面提升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在流程閉環方面,梳理業財流程,固化流程,實現流程高效;打通業務、財務、管理流程并形成流程閉環;執行過程實行監控、預警、解決、整改。在數據閉環方面,打通業務、財務、管理間的完整數據鏈條,消除數據壁壘;改善業財數據質量,融合財務與業務數據,豐富外部第三方數據和企業協同上下游數據。在績效閉環方面,基于戰略解讀,整體績效管理閉環,優化績效管理體系,提升績效管理能力,從目標制定到分析洞察,將績效考核指標落地到實際業務執行中。
數據中臺是面向未來的架構方式、轉型思路 吉磊表示,所謂“中臺”,其是為前臺而生的平臺,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務前臺規模化創新,進而更好的服務用戶,使企業真正做到自身能力與用戶需求的持續對接。

吉磊進一步指出,業財中臺和數據中臺就像人的大腦:互相支撐、協同工作,最近幾年的項目通常是業財+數據同步進行的方式。業財中臺是人的左腦,其表現形式是具象化的;通過業財中臺使得業務更加高效快捷地響應和滿足前端業務需求,帶來組織職能的創新和轉變;實現業務拉通、數據統一服務化管理;通過業務中臺實現業務邏輯的解耦,解決原有ERP系統的業務痛點。數據中臺是人的右腦,其表現形式是抽象化的;通過數據方式直觀地讓企業更好的了解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業務執行情況,以及執行中的相關風險;通過數據中臺的大數據能力的建設,結合不同數據來源,讓企業更好地了解客戶,理解客戶的需求。
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財務部門需要投資、發展和鞏固其核心角色,聯動數據、洞見和協作,成為新的商業世界的塑造者,支持企業把握未來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