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1日訊 (記者 郝亞松) 10月11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3場,介紹濟寧市優化政府采購領域營商環境有關情況。
記者從發布會中獲悉,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財政部門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省“十大創新要求”,強化財政職能作用,持續創新舉措,實現高點突破,全力推進政采營商環境向縱深發展。
強化創新舉措,著力提升服務水平
研制開發專家助手小程序。為便于評審專家參與濟寧市政府采購項目,我局會同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研制開發了專家助手小程序,實現專家簽名采集、異地評標預約、評審地點導航等事務掌上辦理,有效提升了評審整體效率。
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為提升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便利度,全面推行政府采購供應商法定資格證明材料告知承諾制度,凡參加濟寧市政府采購項目的供應商,只需提供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等證明告知承諾書即可參與投標。
倡導框架協議采購。為豐富政府采購交易市場機制,對適宜的項目,大力倡導推行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為市場主體進入政府采購市場提供更加便捷的路徑。
發揮職能作用,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足額預留份額。要求各預算單位嚴格執行《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規定,足額預留中小企業份額,對采購限額標準以上,200萬元以下的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采購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應當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超過 200萬元的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應當預留該部分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6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貨物和服務項目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70%,工程項目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濟寧市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比例,比國家規定提高了30個百分點,其中面向小微企業的預留比例,比國家規定提高了10個百分點。
提高評審優惠。對于經主管預算單位統籌后未預留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采購項目,以及預留份額項目中的非預留部分采購包,對符合規定的小微企業給予10%-20%(工程項目為5%-10%)的價格扣除優惠,鼓勵采購人頂格扣除。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組成聯合體或大中型企業向小微企業分包的,評審優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濟寧市給予小微企業價格扣除優惠最高比例,比國家最高規定提高了10個百分點。
公開透明高效。各預算單位要完整準確錄入政府采購合同信息,并將年度扶持中小微企業執行情況,于每年3月底前,在中國山東政府采購網“中小企業預留項目執行情況公告”欄目中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政策執行透明度。
通過以上措施,有效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今年1-9月,濟寧市中小微企業授予合同金額20.5億元,占全市政府采購合同金額94.16%、居全省第二位。
推進綠色采購,助力節能環保低碳發展
強化責任主體。采購人應當充分做好相關論證工作,明確采購綠色產品需求,不得限制或阻撓綠色產品潛在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本行業市場。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在采購文件中明確具體價格扣除比例或者評審加分標準。投標供應商應當提供相關產品認證的說明材料。評審專家應當核對供應商提供的認證信息,對提供的認證信息與相關指定網站公布的信息不一致或超出有效期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和采購文件不得給予評審優惠。
加大扶持力度。對屬于強制采購的產品類別,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不得采購未經認證的產品;對屬于優先采購的產品類別,可給予認證產品5-10%幅度不等的評審價格扣除優惠或者給予不超過5分的評審加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認證產品。設置強制規則,凡是采購強制節能環保等產品目錄內的品目時,采購人錄入計劃必須選擇強采屬性中相對應的類別,否則采購計劃無法保存生效。
積極申報試點。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組織申報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通知》(財辦庫〔2022〕97號)要求,濟寧市努力爭取成為試點城市,精心編寫申報材料,傾力參加申報答辯,在全省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依據答辯成績,濟寧市申報試點城市成功率很大(估計近期會發布)。待試點城市批準后,將會同市住建局制定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政府采購需求標準,推動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強制采購符合標準的綠色建材,著力打造濟寧市宜居、綠色、低碳城市。
通過加大綠色采購力度,切實支持環境保護,全面助力節能環保低碳健康發展。今年1-9月,濟寧市節能環保采購金額3.97億元,占全市采購金額18.26%、居全省前列。
加強信用管理,全力構建誠信體系
健全誠信管理辦法。出臺采購人、供應商、代理機構、評審專家誠信管理辦法,將四方當事人全部納入政府采購誠信管理,構建完整的信用監管機制,綜合運用信用評價結果,對當事人采購行為進行約束。充分共享信用信息資源,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約束機制。
強化信用結果運用。對供應商的信用記錄認真甄別,對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的,拒絕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引導供應商樹立守信踐諾、公平競爭的經營理念。對具有行賄、受賄、欺詐等不良行為的失信人員,不得聘用為評審專家,提升專家職業素養。采購人應當根據項目特點、代理機構專業領域和綜合信用評價結果,從省代理機構名錄中自主擇優選擇代理機構,促進代理機構規范發展。
加大約束懲戒力度。采購人、代理機構開展政府采購活動時,采購文件中要明確質疑和投訴的渠道和方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財政部門依法依規處理政府采購領域的投訴、舉報事項,保障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財政、審計、紀檢監察、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形成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的聯動機制,對政府采購主體的失信違規行為依法處理處罰,有效實現對政府采購活動事前、事中、事后監管。
建立預警機制,筑牢風險防控底線
健全規章制度。印發《關于全面落實預算單位采購人主體責任的工作意見》,要求采購人精準編制采購預算和計劃,組織開展好開評標等重點環節活動。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通知》,要求采購人應以“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原則,建立健全制度和機制、完善規范措施和流程,形成依法合規、運轉高效、風險可控、問責嚴格的政府采購內部運轉和控制制度,實現對政府采購活動內部權力運行的有效制約。
優化監管功能。適應電子化采購新要求,不斷豐富在線監管平臺功能。在交易環節,設置預警功能,對采購人中標公告、合同簽訂發送短信提醒,促進采購效率提升。在開評標環節,通過大數據監測識別投標人Mac地址、運用防篡改技術等手段,對可疑數據進行預警,運用技術手段從根源上破解了圍串標識別難題。在履約支付環節,通過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提取支付信息,比對項目履約進度和支付進度,督促采購人及時支付資金,極大提高了政府采購項目支付進度。
建設見證平臺。開發“云視通”數字見證平臺,將交易系統、監控設施、智能門禁、在線對講等軟硬件設施數據深入融合,人員進出情況可實時記錄,專家抽取過程可在線監督,做到交易有跡可循、全程追溯,變傳統的“一人一標”現場見證為“一人多標”數字見證,提高了見證質量和效率,有效避免與評標專家近距離接觸可能帶來的廉政風險。
運用數字賦能,開創政采大數據新格局
打造交易全流程電子化。采用“不見面開標”網上交易,實現開標過程從“面對面”向“屏對屏”轉變;運行“標立通”微信小程序,實現實體介質版CA證書向手機端虛擬數字證書的跨越;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實現優質專家資源共享。完全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交易主體“少跑路”,全面助力各交易主體減負降費。
建立交易大數據分析系統。開發政府采購交易大數據分析系統,對各交易類型的分布、各月交易數據變化趨勢、與去年同期數據等多維度對比分析,為交易各方主體提供了準確的交易增值數據服務,為制定政府采購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建立交易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開發啟用政府采購交易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一鍵歸檔”各業務系統的電子文件、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交易數據,實現了“一項目一歸檔”,為交易各方可提供電子檔案預覽、提醒、存儲、借閱等便利服務。
下一步,市財政局將繼續對標先進找差距,出臺濟寧市政府購買服務績效管理辦法,切實規范政府購買服務行為;加強采購人考核監督,進一步提升采購人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深入開展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推動濟寧市代理機構加快轉型升級,全方位優化提升濟寧市政采工作,為確保濟寧市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在全省繼續走在前列貢獻財政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