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北京要勇挑重擔,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北京各行各業的組織機構、市場主體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拿出行動、做出貢獻。
第一,高校與科研院所。北京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研發實力,可以說是全國最強的,能在基礎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研發上大有作為。其中要特別做到:一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比如,清華大學,一直以來把國家命運與學校命運緊密結合,在國家需要突破航空發動機技術時,黨委書記邱勇帶領師生請纓踏足這一并不擅長的領域,于2018年正式成立實體性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二是要做到揚長避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更加擅長做基礎研究、技術探索與原理性樣機。至于高性能、低成本產品技術和工藝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則更多是企業的事情。二者在各自發展中要做到揚長避短。
如圖,基礎研究、技術探索與原理性樣機對高性能、低成本產品技術和工藝技術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一定要努力做到一流的基礎研究、技術探索與原理性樣機,推進技術成果轉化,這樣才能滿足建立以本土企業為主導的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的要求。
第二,企業。北京的骨干企業要立大志,爭創世界一流,反之,恐將遭到市場淘汰。國內市場競爭已經國際化,如果不能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恐怕就會把市場拱手讓人。比如,北摩高科是一家北京企業、上市公司,無論從技術,還是從管理來看,都可以稱之為世界一流企業。技術上,幾乎所有的新型飛機上都有他們的產品;同時,他們還為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研制剎車閘片,其性能和質量遠超國外同類產品。管理上,他們的產品在質量和技術上不斷超越用戶需求。一般企業只追求滿足用戶需求,而他們認為,滿足遠遠不夠,一定要超越。他們把技術創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規模投資實驗設施,保證了技術領先水平。另外,我們的大型央企、國企與北京市展開緊密合作,在自主創新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自主創新面臨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后來者劣勢”。我們開發出來好的產品、好的技術,為避免市場不認,就先內部來試,試好了再推向市場。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第三,政府。北京為了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科技自立自強做出首都貢獻,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有些事情單靠企業是遠遠不夠的,除了保護民族企業之外,還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發展先進制造業。鞏固完善高精尖產業格局。瞄準高端、智能、綠色方向,積極發展先進制造業,擦亮“北京智造”品牌。二是解決好技術商業化的“后來者劣勢”問題。北京市可以通過政府采購、啟動一些重大工程等來帶動企業發展,提升競爭優勢。三是留住各類優秀人才。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人才政治引領和服務保障,把更多優秀人才團結集聚到首都發展事業中來。要注意不要受國外大學排名的干擾。
新征程上,北京要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效路徑,加快建設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模式,使經濟發展更好服務于首都城市戰略定位。
(根據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東《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大力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