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級利好政策推動發展
2018年2月,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布實施《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涵蓋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共31條具體惠臺措施。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我們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將繼續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在上述政策基礎上,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進一步發文,同年11月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提出進一步細化的惠臺26條措施。
從近年出臺多項惠臺措施,以吸引臺灣企業和臺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機遇,可以看出國家對于促進兩岸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視程度。海南自由貿易港也響應國家號召,尋找瓊臺合作發展的契合點,大力引導臺灣優勢產業在瓊投資,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7月,分別出臺了《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即“海南惠臺30條措施”)、《海南省委統戰部(省臺灣事務辦公室)推進瓊臺交流合作助力自貿港建設實施方案》,積極鼓勵臺商臺企赴瓊投資興業,共同推動瓊臺合作走深走實。
搭建瓊臺友好合作平臺
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創業總部基地定位發展自貿港鼓勵目錄的各類產業入駐,以前瞻性戰略布局構建開放型產業體系,以跨境和離岸功能為特色,重點在金融商貿、電子科技、數字經濟、文化旅游和人力資源等幾大方向,賦能區域、園區、企業、人才復合式發展,發揮增量效益,增強創新優勢,是境內外客商在自貿港興業的一站式專業機構。
為搭建北京臺商臺企更好認識自貿港的橋梁,了解自貿港發展的最新情況,跨境創業總部基地聯合北京臺資企業協會于2022年1月14日在京舉辦了海南自貿港政策交流分享會。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成立于1990年,是由在京臺資企業和在京臺胞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協會以推動京臺兩地經濟交流與合作為宗旨,是大陸成立的第一家臺資企業協會。
會議邀請了海南省臺灣事務辦公室臺灣事務處處長傅少強、調研員高傳宗,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綜合處唐曉,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賴國賢、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哲賓及眾多臺商企業代表參加。
傅少強表示,目前臺商在瓊投資領域已經由過去的傳統行業和現代農業,拓展到主題展會、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等領域。未來,臺商還可以重點關注海南的教育、醫療健康、現代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搶抓政策紅利機遇。比如自貿港“加工增值30%以上免征進口關稅”的政策,對制造企業是非常有利的稅收優惠。
傅少強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立北京臺協、海南臺協和跨境創業總部基地協調工作機制,鼓勵跨境創業總部基地在政策宣介、信息溝通、投資合作等方面為臺商提供服務;二是基于海南現有的經貿交流,深入推進京、瓊、臺三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三是進一步引導京臺兩地臺企關注海南自貿港重點發展產業,積極吸引臺企在自貿港投資興業。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綜合處副主任唐曉向與會企業介紹了海南自貿港的最新情況,主要從全島封關的意義、新型國際離岸貿易、投資、稅收、免稅購物等多角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在制度設計方面取得了許多新的突破,投資自由化開放度高,具有很強的吸引客商優勢和競爭力。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賴國賢向參會臺商代表分享了在大陸發展的歷程,他表示,深刻感受到國家出臺各項政策對臺商予以的支持,自身所在企業及眾多臺商都非常看好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潛力,希望廣大臺商臺企多與自貿港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各項優惠政策,在海南重點發展臺灣優勢產業領域,探尋發展機遇并擇機組織環島考察。
最后,跨境創業總部基地總經理李亦斐向參會人員介紹了海南自貿港與臺商臺企的重點合作產業方向、各項惠臺措施及稅收優惠政策等,針對目前海南的政策如何惠臺做了詳細地講解,并解答了臺商代表們關于產業投資等方面的關切問題。
“互聯共通、交融共贏”,與會臺商企業代表紛紛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形勢大都處于疫情下的調整階段,海南自貿港建設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期待盡快到海南實地考察,借助國家賦予自貿港的時代發展機遇和紅利期,積極開拓瓊臺合作的新局面。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