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RCEP推動自貿港發展的六個建議
RCEP的簽署和實施是繼中國加入WTO后的又一個重大舉措,但協定區域人口其中一半都在中國,實際作用可能是有限的。但是,RCEP國家的貿易總額、人口總量、經濟總量占到全球1/3以上,所以實施運轉起來的意義還是很大,對我國加快和國際市場的生產合作、貿易流通發揮很大的作用。對國內的雙循環也有很大的幫助,RCEP的國際貿易規則也是促進國內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RCEP的實施,為海南面向東盟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從海南的經貿情況來看,東盟是海南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總額占海南的1/4左右,因此借助RCEP加強和東盟的經濟貿易合作很有意義。從產業類別來看,海南出口比較多的是資源型產品,東盟進口也是以橡膠制品、紡織為主,另外雙方之間的產業投資不多,總體來看合作的層次還比較低。如何借助RCEP來推動發展,海南有以下幾點可做參考:
一、增強海南自身的經濟發展實力,推動產業向中高端發展,之前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拉動地方經濟的能力十分有限。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的合作,共同打造華南地區對外合作開放的高地,特別是對主導產業的選擇,海南需要與這些區域形成錯位互補發展,避免出現低水平同質競爭。
二、在基礎建設上,繼續爭取海南跨海公路建設,積極和大灣區進行協同,推動海南和內地,特別是廣東、廣西沿海港口的合作。在海鐵聯運的班列、物流資源整合以及空運航運方面,與兩廣港口建立較密切的合作關系。
三、和東盟國家的聯動發展要制定出國別化的發展重點。如與新加坡可以加強金融服務、貿易、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合作;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國家可以加強臨港經濟園區、石油化工方面的合作;與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加強現代農業、制造業方面的合作。合作中也要堅持互惠的關系,否則對RCEP的可持續性發展,還有國際形象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四、加快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將海南打造成中國游客去東盟旅游的出發點,也是東盟旅客赴中國旅游的第一站。結合海南優質的熱帶海島資源,串聯起東南亞的著名旅游景點,打造出海南赴東盟國家的海上旅游項目。
五、擴大東盟的外資進入海南,打造東盟的現代服務中心,加強海南與東盟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吸引東盟人才在海南發展,同時可以在海南打造培養面向東盟經濟合作的人才基地。
六、加強海南行政體制改革,打造適合自貿港發展需要的管理體制,以適應新環境下發展需求。
(BIDI自貿港中心由貿易港跨境創業總部基地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創新發展智庫聯合創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