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前有特斯拉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后有“算力之王”英偉達舉牌美Robotics公司進軍無人配送最后一公里,2024下半年,機器人產業在多方催化下,以攻城拔寨之勢在全球資本市場掀起陣陣波瀾。
而在A股市場,每當機器人概念成為熱點題材,東方精工(002611)便成為資金趨之若鶩的焦點。在7月22日-23日,這份熱情再度上演,大盤整體回調的背景下,東方精工連續收獲兩個漲停板,股價漲幅達21%。
這家智能包裝裝備行業龍頭,為何被資本市場打上“機器人”標簽?這就不得不提到東方精工利用投資構建起的智能裝備制造戰略版圖。
穩居行業龍頭地位
東方精工上市于2011年,是市場公認的智能包裝裝備龍頭,公司聚焦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目前已發展成全球瓦楞紙包裝智能裝備龍頭、國內數碼印刷設備領軍者,國內水上動力設備頭部企業。
在全球智能瓦楞包裝裝備行業,全球范圍內的主要廠商包括東方精工(含子公司Fosber集團)、德國BHS、瑞士Bobst等。憑借全球范圍內最齊全的瓦楞紙箱印刷包裝產線設備產品線與最豐富的產品庫,東方精工在全球行業市場的整體市占率已提升至15%左右,穩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二。
7月24日晚,東方精工發布24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1.61億元,同比增長3.77%,扣非凈利潤2.29億元,同比增長40.97%,毛利率32.07%,較去年同期增長2.78%。
在營收規模與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前提下,公司毛利率不降反升,足見東方精工增長勢頭的持續性。
行業第一是怎樣練成的
東方精工成立于1996年,是國內最早從事智能瓦楞紙包裝裝備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公司之一,受益于消費與快遞行業的蓬勃發展,東方精工于2011年成功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
上市的第3年,為解決增長乏力的問題,東方精工壕斥超7300萬歐元,將彼時行業全球第二的Fosber集團收為旗下全資子公司。通過收購Fosber集團,東方精工不僅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進一步深化智能包裝設備板塊的資源整合;同時夯實歐美市場的市場地位,躋身全球行業頭部位置,而收購帶來最直接的回報體現在財務報表里:并表的第一年,東方精工營收便實現同比225.78%的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95.25%。
東方精工的入局,亦給Fosber這個老歐洲品牌帶來新的活力 ,其品牌不僅僅從歐美滲透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從2018年上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Fosber集團營收年復合增長率13%,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31%。2024上半年Fosber集團營收13.52億元,同比增長12.80%。
東方精工不僅僅有Fosber的成功經驗,其產業投資之意大利EDF、西班牙Tiruna、意大利BPAgnati和萬德數科等,不斷完善全產業鏈各個節點的布局同時也為東方精工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
其中,子公司萬德數科承載著東方精工領跑數碼印刷行業的重任,Smithers Pira最新報告《The Future of Inkjet Printing to 2027》預測,預計數碼印刷在瓦楞包裝印刷的市場份額將從2022年的4%提升到2027年的9%,增長潛力巨大,而萬德數科的業績表現恰是東方精工戰略布局正確性的佐證:2024年上半年,萬德數科實現營業收入0.93億元,同比增長41.8%,創下自2022年以來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的新高。
在延伸產業鏈布局過程中,東方精工以長期價值為支點,借助資本市場賦能,頻頻出手產業并購,完成印刷包裝設備全產業鏈布局,公司整體綜合實力在國際范圍內位居前列。
外延式投資構建發展新動能
以智能裝備業務為基礎,東方精工深耕印刷包裝領域的過程中,不忘抬眼看世界。
2015年,東方精工收購百勝動力,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是舷外機產品,彼時已在小馬力舷外機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東方精工先進管理經驗的加持下,百勝動力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2016年~2023年期間,百勝動力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速為20%,品牌舷外機產品2020年-2022年連續三年國內行業市場排名第一,為東方精工業績增厚提供重要支撐。
在打造主營業務長期增長價值之余,東方精工本身也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對前瞻性風口的押注上,東方精工依舊眼光獨到,早在AI四小龍聲名崛起之前,就已將目光和資金投注到AI領域。2014年6月,東方精工和嘉騰機器人簽訂協議,以自有資金4912萬元,認購了后者20%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嘉騰機器人成立于2002年,是全球領先的AGV機器人與智能物流倉儲系統提供商,客戶涵蓋70 多家世界 500強,包括奔馳寶馬、特斯拉、華為、海信等,AGV 年產能達到 1萬臺,年銷售額年增長率超過40%。
而真正讓嘉騰機器人在資本市場一炮而紅的,是今年CES上,英偉達將嘉騰機器人生成式AI在激光叉車上的應用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展示。作為A股唯一具備“機器人+英偉達”標簽的東方精工也因此開啟了股價狂飆模式,10個交易日中收獲了8個漲停板。
今年3月,在智能制造領域跑馬圈地的東方精工,將橄欖枝伸向了具身智能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深圳若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若愚科技”)。據悉,若愚科技依托哈工大(深圳)成立,核心團隊凝聚了當前多媒體、NLP和具身智能領域數十余位國家級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研發實力堪稱行業”天花板“。
前不久,若愚科技宣布推出若愚·九天機器人大腦,能夠實現人類意圖理解、高頻人機交互和復雜任務規劃等功能。目前國際上具身智能大腦成果包括谷歌人工智能團隊的PaLM-E、谷歌DeepMind團隊的RT-1/RT-2/RT-X、Open AI投資的Physical Intelligence等,若愚科技以卓越的研發實力比肩國際先進技術水平,迅速躋身國內具身智能領域領先梯隊。
可以預想,在政策利好以及AI大趨勢下,掌握機器人技術金字塔的若愚科技,發展空間勢必十分性感,而他加注給東方精工的光環,或將不亞于嘉騰機器人。
不管是全球第二的Fosber,還是行業領先的嘉騰機器人、若愚科技,東方精工的眼光顯得異常的挑剔,而正是通過這種”掐尖“的投資思路,讓東方精工以最少的試錯成本和時間成本,快速完成智能制造戰略版圖擴張。目前東方精工已將“機器人”“核聚變”“具身智能”“無人機”“工業互聯網”等熱點概念集于一身。
從投資布局來看,東方精工看似零散的外延投資實則顯然是在下一盤產業拓張的大棋。東方精工正在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產業鏈為紐帶,構建一個涵蓋技術壁壘、產業升級的生態系統,有望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謀定新篇。
卷”激勵“的上市公司
東方精工前瞻性產業投資的背后,是深厚的資金優勢在支撐。
翻開東方精工的財務報表,可以發現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公司主業營收增長主打一個“穩”字。
東方精工2024半年報顯示,智能包裝裝備業務營收17.83億元,同比增長6.88%,這也是公司主業連續增長的第14年,同時,上半年貨幣資金達15.58億元,資產負債率不足34%,為公司發展提供澎湃的原動力。
穩健的業務發展與財務表現與公司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不無關系。與別的公司”卷996“不同,東方精工“卷員工激勵”。據Wind數據統計,上市至今,東方精工共經歷了3次員工激勵計劃,激勵對象覆蓋公司管理層、核心技術團隊等人員,激勵股票總數達3498萬股。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有資本市場賦能,一直扮演著技術創新主體的角色。但近年來,兩市幾千家上市公司當中卻罕有類似重大技術突破出現,一方面說明技術創新尤為不易,另一方面也證明了人才對上市公司的重要性。
東方精工通過員工激勵留住人才,使公司整體研發實力和技術水平穩居國內同類型企業前列。反映在知識產權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獲授權的國內外專利數量總數420件,相較于2022年末增加49件;已獲授權的軟件著作權總數75件,相較于2022年末增加42件。
在國產替代如火如荼的當下,東方精工利用資金和人才優勢夯實公司基本面,在智能制造創新之路上高歌猛進,已形成讓后來者難以撼動的技術積淀優勢和品牌優勢。
充滿想象的“科特估”
高端裝備、先進制造、科技創新、人工智能、機器人、低估值、高利潤、行業龍頭......東方精工的標簽恰與“科特估“概念估相吻合。
與公司長期價值與穩增長的業績不符的是,東方精工目前的動態市盈率僅有18倍(截止7月25日收盤數據),遠低于印刷包裝機械行業的42.98倍,與同行斯萊克(29.4倍)、宏華數科(30.09)相比,公司的成長價值尚未完全得到體現。而伴隨著新質生產力政策的持續推進與加碼,科技產業估值有望在“科特估”概念催化下逐漸得到重塑,東方精工的估值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