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保障市場經濟良性運行,需要政府、企業、法律界共同努力。8月28日,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北京佛山企業商會相關領導蒞臨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在明律所”),并開展線下沙龍活動,圍繞著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搭建政府與百姓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政府、企業、法律咨詢機構的全面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度磋商,加強多方交流,共話依法行政。
「在明律所」合伙人律師陳麗芳,督導律師張心升,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科長楊帥男,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招商組黃忠敏,北京佛山企業商會秘書長趙沿溪,以及「在明律所」黨建主任胡世權,法律服務一部總監邱琳,商協會外聯主任郭志南出席了活動。
△「在明律所」合伙人律師 陳麗芳
活動伊始,「在明律所」合伙人律師陳麗芳對領導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介紹了律所的基本情況,她表示:“作為行政法領域的品牌律所,在明的業務領域一方面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征地拆遷,在政府與百姓之間發揮著調節劑的作用,以溝通協商的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另一方面也以專業能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協助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升法律風險防范能力,為法治化、便捷化的營商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p>
△「在明律所」督導律師 張心升
「在明律所」督導律師張心升分享了近20年深入全國各地基層的辦案心得與經驗,并在發言中指出:“「在明律所」辦理行政類案件是奔著三贏目的,很多政府與百姓/企業之間的矛盾不是單純靠打官司就能決絕的,很多時候缺乏的是一個溝通的橋梁,而我們充當的正是這樣一個角色,運用專業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以正能量引導,形成多方協商對話,“不添亂”的同時,協助行政機關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很多案件找到我們的時候,雙方矛盾已經激化到一定程度了,我們的工作50%是專業支持,剩下的50%可以說是心理疏導,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框架之下,遵循著有理、有力、有節的六字方針,對合法權益分毫不讓;當然,從律師的角度來說,不僅利于我們開拓市場、打開局面,客觀上也推動著整個地區法治環境的優化和建設,這就是’三贏’。”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科長 楊帥男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科長楊帥男介紹了佛山駐京辦的基本情況,對「在明律所」的專業實力和工作方向給予充分肯定,他高度評價了此次沙龍活動的意義:“作為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實際工作中一些難題破解首先必須讓法治深入人心,律師在這個環節中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特別需要這樣一個理性的中間人,形成政府行政機關與百姓之間的緩沖區,在專業的加持和指導下平衡雙方的關系,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最終實現雙方都滿意的結果?!?/p>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招商組 黃忠敏
△北京佛山企業商會秘書長 趙沿溪
△與會嘉賓圍繞相關話題進行討論、磋商
“作為近千萬人口、超萬億GDP城市,佛山的經濟發展一直很亮眼,工業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基本盤,此外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環保儲能,硬科技等都是其優勢產業,90%的民營經濟構建了穩定向好的營商環境。佛山駐京辦除了日常的行政類工作,同時擔負著招商引資的任務”,在講話中楊帥男科長指出:“我們與很多企業打交道發現,不管是佛山當地的企業,還是在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很多涉法涉訴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律師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把控法律風險,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期望未來能有更深入的合作。”對此,北京佛山企業商會秘書長趙沿溪深表贊同。
△合伙人律師 陳麗芳為來訪領導介紹律所情況
隨著沙龍活動的圓滿落幕,雙方完成了一次有意義的雙向奔赴,在這樣一個溝通的平臺上,經過深入的磋商、交流,在明律師團隊提供了很多專業且實用的建議,既彰顯出深厚的專業素養和服務熱忱,也探索出一條新的政律企創新路徑,為雙方后續的業務合作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未來,豐富多樣的線下沙龍活動還將持續,政律交流,以法助商,以誠會友,在進一步交流學習中,實現優勢互補、融會貫通,一方面推動黨、政府、國家在社會各項事務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有力保障在法治軌道上全面貫徹黨建引領,另一方面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承擔律師橋梁紐帶的作用,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探索尋找多方契合點并充分拓展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法治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貢獻力量,攜手共創法治社會的美好明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