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修建了超150萬平方米房屋、近13500公里公路、100余座橋梁、20座隧道、15個發電站、15個廠房、438公里輸水管道、300萬方河流疏浚、綜合累計發電量超200兆瓦、鋪設通訊電線電纜近8000公里……這是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建投”)在60年海外歷程中交出的亮眼成績。
從20世紀50年代末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參建援外項目,到與央企合作,再到如今積極嘗試境外投資……湖南建投以勞務輸出起家,從“借船出海”開始,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足跡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的59個國家和地區,涉及房建、公路、橋梁、水利、電網、環保、工業設備安裝等諸多領域,出海的步伐不斷走深走實。
今年以來,湖南建投簽訂海外新合同11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6%,已成為湖南省屬國企走出去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湖南制造”雕啄“世界地標”
5月5日,塞內加爾國家競技摔跤場傳來響徹云霄的歡呼和掌聲,摔跤場內正在舉行塞內加爾2024年度摔跤錦標賽。此次比賽備受塞內加爾摔跤愛好者關注,能容納2萬人的摔跤場內座無虛席。
在塞內加爾,摔跤運動深受民眾喜愛,它融當地摔跤競技、民俗表演、歌舞等文化元素于一體,每次摔跤比賽都有隆重的儀式,時間長達幾個小時,可謂“展現塞內加爾文化的一面鏡子”,被譽為“國粹”。不過,這個“西非之角”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未曾擁有過一座專業摔跤場館,以往的比賽常常需要臨時借用足球場。
2018年7月22日,在中國和塞內加爾兩國人民的共同見證下,中方向塞方移交了象征項目的“金鑰匙”。這座地標性建筑是湖南建投旗下湖南建工承建,位于首都達喀爾近郊,是中國在塞內加爾規模最大的援助項目,也是非洲首座現代化摔跤場。
在湖南建投內部扎根海外市場的公司并不少,其中湖南建工、湖南路橋連續多年入選“ENR”國際承包商250強。
圖為湖南建投承建的援布隆迪總統府項目
2019年9月,由湖南建工等單位承建的中國援布隆迪總統府項目正式啟用,標志著布隆迪政府自1962年獨立以來首次擁有屬于自己的現代化總統府。“集團在非洲還打造了加納國家電網等多個象征中非友誼的標志性工程。”湖南建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典維表示。
湖南路橋上世紀70年代末便開始“走出去”,當前海外在建項目17個,境外機構海外工作年限10年及以上人員占比超64%。“我們先后參與了盧旺達、肯尼亞、埃塞俄比亞、菲律賓等二十來個國家項目建設,陸續打造了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項目、菲律賓CLLEX項目、盧旺達LOT2項目、貝寧市政一期LOT1A/LOT10A項目、格魯吉亞E60高速F2標段項目、菲律賓卡馬拉尼甘斜拉橋項目等一批重點工程,由普通公路項目向高速公路、大型橋梁、隧道項目轉型,積極輸出橋梁建造技術。”湖南路橋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春會介紹。
“30多年來,公司在非洲馬里、科特迪瓦、加蓬等國打響了交通國合的施工‘金字號’品牌。”湖南建投旗下交通國合海外業務負責人王學坤說,公司在馬里有固定辦公基地,擁有原值1.25億元的施工機械設備400余套,業務輻射非洲市場;目前實施境外大小工程400多項,累計對外履行合同金額超150億元。
湖南安裝國際合作部部長唐李琪談及標志性項目如數家珍,40多年來的海外歷程中,公司先后承接了30個基建項目,涉及房建、電力、工業設備安裝等領域,累計合同額超40億元,覆蓋蒙古國、加納等21個國別。作為國內綜合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建筑安裝施工企業之一,湖南安裝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市場占比全國第一。公司正在參與多家國內企業“走出去”海外項目,如軍信環保吉爾吉斯斯坦垃圾科技處置發電項目、湖南裕能西班牙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等。這些項目都將成為當地的標志性項目。
“新動力”駛出“加速度”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湖南建投在已有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構建投資、建設、運營、貿易“四位一體”的國際業務發展格局,以“工貿聯動”助推產工貿融合發展,推動合作發展新模式。
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項目是湖南建投深耕科特迪瓦市場、參與對非洲非資源性產品加工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岳陽觀盛投資,六建集團承建,美蘭集團運營,后期合作加工廠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湖南建投六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朝介紹。
圖為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項目
按照“資源換項目”“工程換產品”的思路,合作各方充分發揮優勢,利用科特迪瓦獨特的農業資源天賦,在科修建包括橡膠、棕櫚油、可可、腰果等在內的11個初加工廠;待初加工廠具備規模后將在湖南岳陽建設相應的4個精加工廠,對科初加工廠出口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并銷售給下游工廠,實現“產業投資、工程建設、產品貿易”三個環節的閉環。
該項目是湖南建投出海發展,聚焦產業鏈合作,積極踐行“產工貿融合發展”模式的首次嘗試。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項目獲得成功后,今年湖南建投已經將該模式復制到了坦桑尼亞、柬埔寨等國別市場,為海外市場業務增添新動力。
“產工貿融合發展”模式為進出口貿易型企業減輕了固定資產投入帶來的資金壓力,同時也為施工企業項目建設工程款的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從目前已經建成投產的項目效果來看,在科特迪瓦受到歡迎,加工工廠主要建在各大農產品原材料產區,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在拉動就業,解決外匯等方面也為外方帶來了比較實惠的效果。”李朝表示。
為了更好地向海外拓展貿易合作,2022年9月,湖南建投旗下中湘海外公司成立專門的國際貿易公司。截至目前,累計承接國際貿易超過70億元,實現營收63億元,利潤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近一倍。
作為湖南省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會長單位和省建筑業“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理事長單位,湖南建投充分發揮“聯盟”“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整合駐湘央企、省屬國企、民營企業等多方力量,推動湖南建筑業產業、裝備、技術等全方位輸出。于2023年先后發起成立能源國際合作聯盟、礦業國際合作聯盟,目前,該集團正積極籌建農業國際合作聯盟,業務由建筑業向能源、礦業、農業等領域縱向延伸,推動上下游企業在建筑業全產業鏈服務領域實現發展突破。
“在‘走出去’‘沉下去’‘融進去’的同時,我們將聚焦‘引進來’通過引資引智把國外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引入國內,反哺國內市場。”湖南建投國際合作部部長周楊說,湖南建投將在“技術出海”上展現更大作為,積極輸出集團的優質生產力,通過新質生產力“走出去”,打造國際業務新的增長點。
“兄弟情”釀合作“新典范”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熱烈響應,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考慮到部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民生改善尚存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諸多不便,為此湖南建投有針對性地在一些國家推出一批重大民生項目,助力當地改善民生。
在加納,實施的電網架設項目,給加納北部省、東部省、沃爾特省地區772個村莊的8.8萬戶居民送去了光明。
圖為加納東部省、沃爾特省及北部省電網項目
在阿曼,實施阿爾薩奇亞輸水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極大緩解了阿曼國民生活供水不足問題,成為惠及千萬家庭的民生工程。
在剛果(布),承建的國家一號公路項目極大提升了當地陸路運輸水平,新路修通后每天通行車輛提升40倍。
圖為湖南建投承建的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
在格魯吉亞,參建的E60高速公路項目貫穿其東西部,成為連接亞歐交通干線的唯一國際交通紐帶,對促進格魯吉亞及亞歐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湖南建投始終踐行“授人以漁”的理念,通過屬地化用工政策,促進當地人就業的同時,為當地培養技術工人。在加納電網項目建設過程中指導當地人更好地安裝電網設施,進行設備調試和維修維護;援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項目實施期間,為當地提供了約4000個就業崗位,培養了當地電工、電焊工、木工等逾1000名技術工人;格魯吉亞E60高速公路F2標項目橋梁隧道占比近70%,項目實施期雇傭了近千名當地工人,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稀缺的能進行橋梁、隧道施工的熟練工人……
“我們建筑的不僅是道路工程,更是用心用情在國內外、在員工間架起了心靈橋梁,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李朝說。
據統計,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湖南建投已累計為共建國家提供近6萬個就業崗位,培養了一大批熟悉項目建設的當地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
湖南建投在履約的同時,重視在當地履行社會責任。今年2月,蒙古國全境經歷罕見的極寒和暴風雪天氣,蒙古ET煤礦道路項目部迅速響應, 啟動了冬季值守方案和防雨雪冰凍應急預案,參與防災救援行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湖南建投第一時間向境外有關國家捐贈了449.42萬元的抗疫物資,此后又通過湖南省紅十字會向境外捐贈價值363.37萬元的抗疫物資,樹立了中資企業的良好形象,傳遞了友國的兄弟情誼。
此外,湖南建投還協助當地社區修建便民便道、打水井、安裝太陽能路燈、除雪道保交通等,在大型節假日期間,慰問當地幼兒園和小學、慰問項目周邊貧困居民、免費發放生活物資等,受到了當地居民的一致好評……
如今,在當地居民的眼中,“HUNAN”早已成為耳熟能詳的詞匯,湖南建投也成了“中國朋友”的又一代名詞。(周武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