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組織領域內專家學者就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簡稱《橫琴規劃》)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簡稱《前海規劃》)進行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曉紅認為,兩個規劃都體現了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定位,突出了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核心要義是推進制度型開放。規劃很好地回答了前海橫琴如何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高水平開放的優勢,提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業轉型升級,從而實現結構性轉型升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福軍認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政策和制度創新亮點在于“五個高”:高效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建設高端創新基地,面向國際建設高品質生活圈,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則突出政策和制度創新亮點的“五個新高”: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業,完善國際化高水平醫療服務,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新體系,塑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探索開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壓力測試。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理事長李善民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藍圖里,前海、橫琴發揮各自的優勢產業,分別去推動與港澳規則、規制、標準的全面銜接;港澳發揮“超級聯系人”的作用,鏈接東盟國家、歐美發達國家、葡語系國家的資源至三大平臺,逐步建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首選地,實現“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大灣區內的合聚,形成世界經濟新增長極。(辛聞)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