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上海,炎熱的夏日并未阻擋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愛的理解。一場由昌明教育基金會支持,艾維嵐臻愛童顏專項基金攜手美麗田園 | CellCare秀可兒共同發起的公益美育沙龍活動,不僅為30組家庭帶來了藝術的熏陶,更在家長和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美的種子。
活動特別邀請了兩位在藝術教育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主講人:美育公益人、知名藝術教育學者、中國頂尖景觀建筑設計師、策展人王庚飛院長;美育公益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設計師、書籍設計家、藝術教育專家蔣艷老師。他們不僅傳授藝術知識,更引導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藝術教育的深層意義。
與家長共談“家庭美學素養教育”
王庚飛院長以其豐富的藝術教育經驗和數年間對全國各地學生的深入探訪,為家長們解答了藝術教育的諸多疑問。他強調,藝術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出“藝術人格”的孩子,不僅是審美能力,更是發現孩子內在潛能的途徑。他提倡家長在孩子的藝術教育中扮演積極的角色,鼓勵孩子自由探索,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環境。
王庚飛院長表示:“藝術教育不應局限于學校,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和才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藝術活動,如參觀美術館、創作藝術作品,讓藝術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與孩子共創“不一樣的藝術創作”
在蔣艷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在藝術的世界里自由飛翔,通過認識“圖與底”、“點線面拼接”、“三原色調色”等基礎元素,理解了美術的真正起點,進而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蔣老師特別推崇任何的創作都要從觀察生活開始——譬如拓印創作,就可以將常見的生活物品如布料、大自然的植物花葉拿來做拓印,同時,邀請家長們共同參與,不僅培養了藝術技能,更促進了親子情感交流和個性表達。
蔣老師認為,藝術創作是個性和創造力的展現,不是簡單的模仿“像與不像”或手工課,而是用“視覺藝術思維”構建自己的創作。通過這樣的藝術活動,每個孩子展現出自己的獨特視角和藝術天分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創作過程又能鍛煉孩子們的觀察力、感受力和表達力。
用美釋愛,回歸公益初心
孩子們的創作作品通過“藝術創作展”的方式被展出一個月。一幅幅作品鮮活的表達著他們的“個性和想法”,也傳遞出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期許。所有藝術創作作品的版權均已捐贈給“臻愛童顏專項基金”,未來這些作品將被制作成公益衍生品,參與臻愛童顏專項基金相關公益項目。
這場公益美育沙龍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啟蒙,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它告訴我們,藝術教育的力量在于激發每個人的內在潛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通過藝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表達自己,并與他人建立聯系。讓我們攜手,用美釋愛,筑夢未來。
關于臻愛童顏專項基金
2021年8月,圣博瑪與昌明教育基金會達成共識,設立“臻愛童顏專項基金”;由此艾維嵐也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創立美育公益基金的品牌。專項基金始終堅持支持中國青少年的大美育教育事業,為教師和孩子們提供大美育硬件和可持續的軟件資源,幫助挖掘潛能,培養創造力和強健的體魄,同時有效提升教師的崗位專業度的高質量發展;3年來已累計覆蓋全國新教育實驗體系內7大省,11所中心校。艾維嵐將繼續以愛與勇氣,支持這份美育公益事業,筑夢未來。
特別鳴謝:昌明教育基金會
江蘇昌明教育基金會,是一家為倡導及推動“新教育實驗”發展,而成立的專業從事公益助學助教服務的基金會。基金會的宗旨是探索素質教育新路,推進新教育實驗發展,促進教育改革與創新。基金會始終秉承公開透明,累計十年獲得中基透明指數。經過二十多年耕耘,“新教育實驗”惠及全國8300多所學校、50多萬名教師及800多萬名學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