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近年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移風易俗、民族團結等主題,讓民生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出新出彩 文明實踐遍地開花
在花溪谷生態觀光園,不少村民聚在陶藝館中體驗手工制陶的樂趣,其中不乏前來“學藝”的年輕人。為豐富文化供給,掌政鎮以城鄉融合示范創建為抓手,依托交通優勢和休閑旅游業態優勢,打造創意農莊、農家樂、特色餐飲等,農文旅結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除了陶藝制作外,還有農耕體驗、農民豐收節、特色美食展等,極大程度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溫棚講堂”,將講臺搬到了田間地頭,用充滿鄉土味的群眾語言向村民傳遞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等,促進文明創建提質增效,鎮河村獲評全國文明村,掌政村、茂盛村獲評自治區文明村。
摒除陋習 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高價彩禮人心寒,毀壞婚姻只圖錢。婚姻觀,要轉變,夫妻同心日子甜……”在掌政鎮新創家園石榴紅廣場,鎮河村草根藝術團最新創作的寧夏數花《移風易俗譜新篇》正在上演。
為倡樹文明新風,掌政鎮充分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先后組建了四支文藝隊伍,成員們農閑時節圍繞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主題,將民間小調、小曲等帶有濃厚鄉土特色的曲藝形式融入作品中,自編自導自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轄區及周邊村鎮開展宣傳,全年演出50余場,覆蓋群眾近萬人。今年以來,掌政鎮以抵制高價彩禮為抓手,大力推進移風易俗走深走實。建立適婚青年數據庫,三級包抓,點對點進行宣傳,組織開展“抵制高價彩禮”宣講及普法講座12場,承辦興慶區集體婚禮,引導轄區群眾樹立正確婚戀觀。
見賢思齊 評優樹典引領風尚
在掌政好人典型選樹活動中,強家廟村村民梁敬講述了自己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同時獲獎的還有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方面的先進典型9人。
掌政鎮堅持以學榜樣樹典型為抓手,把道德講堂開到群眾中去。各村(社區)堅持每季度通過評選道德紅黃藍榜鼓勵優秀,曝光不良行為,結合村規民約、積分銀行等,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移風易俗示范戶”等評選表彰活動,通過樹立模范,表彰先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以文促融 民族團結凝聚共識
在銀川月美制衣有限公司,楊志蘭正在車間耐心操作儀器,在馬興亮家中,一家人正在為女兒馬若思高考考取高分慶賀……他們都是掌政鎮新創家園社區的居民,作為“十三五”勞務移民集中安置區,新創家園社區容納了4600余名不同民族的縣外移民,他們來到掌政鎮就業、創業、生活,從“農民”變“居民”,從“他人”變“家人”。
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區建設全過程。依托“石榴紅”廣場、村史館等,串聯起民族團結故事長廊、議事亭、紅色故事展板等宣傳陣地,通過情景式故事展示、沉浸式敘事場景、常態化電影放映等,多角度、不間斷地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轄區群眾的日常生活,打造文明和諧魅力掌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