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山東省臨沂市地處蒙山沂水之間,素稱沂蒙,是革命老區,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這里有地形地貌多樣、山川河流眾多的自然生態,躬耕田園、大德務農的農耕文化,村莊多樣、相對分散的鄉村樣態。
近幾年來,臨沂市受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啟發,以鄉鎮為單元,每年選取24個片區給予3億元重點扶持,示范引領鄉村振興。以此為起點,開始了鄉村振興片區建設之路,通過規劃連片實施、環境連片提升、產業連片發展、組織連片共建、資源連片投入等系統舉措,有效整合資源、促進均衡、帶動共富,實現了“一片一片地抓,抓一片成一片”,在蒙山沂水間推進著帶有質變的量變,打造出一片片具有鮮明特色的“沂蒙鄉村”。
規劃連片實施。我們在實踐中感到,當前鄉村成片發展的條件越來越成熟、內在的需要也越來越強。圍繞“抓什么”,去年把全市156個鄉鎮劃分為農業主導、生態文旅、工業帶動、城鄉融合4類,統一規劃、特色發展。圍繞“怎么抓”,召開動員會、鄉鎮黨委書記培訓會,今年又把西部6個鄉鎮作為集中片區重點幫扶。圍繞“如何評價”,制定考核辦法,強化結果運用,表揚變化大、進步快的鄉鎮32個,提拔重用優秀鄉鎮黨委書記9名。目前,市級以上示范片區達到62個、覆蓋1064個村。
環境連片提升。堅持政府投入、村民投工投勞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從花錢少、見效快的村莊整潔入手,逐步拓展到道路硬化、綠化亮化、文教衛生、數字鄉村,不斷優化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目前,鄉村公路通車里程全省第1,年底5G網絡覆蓋90%以上的村莊。去年,進一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實施“百千工程”,市縣財政3年列支36億元,建設100個示范村、提升1000個整治村,力爭3個周期實現全覆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投資20億元開展14個小流域治理,片區綠水青山成為常態。支持各縣區探索農村廢棄物生態化、資源化利用等不同模式,3年來全市化肥、農藥使用量下降7.6%和10%。經過整治提升,美化了村容村貌,改變了精神面貌,促進了綠色低碳,增強了村級組織向心力和戰斗力。
產業連片發展。在保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前提下,我們堅持“土特產”發展方向,把握區域品牌建設的規模化要求,重點培育18個特色優勢產業,目前我市生豬出欄量全省第1、肉蛋奶產量全省第2。堅持三產貫通,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102家,近3年食品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發揮商貿物流優勢,快手農產品帶貨量全國第1;以精品民宿為抓手發展鄉村旅游,創建省級以上景區化鎮村118個。堅持招商賦能,去年以來招引涉農項目200個,總投資560億元,全市各類鄉村產業片區、園區發展到156個。2022年,全市農林牧漁產值971億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由5年前的2.62縮小到2.34。
組織連片共建。鄉村振興最離不開的是基層黨組織,最迫切的需求是各類人才。我們堅持強村帶弱村,組建片區黨委47個,試點建設鄉鎮黨建綜合陣地21個,帶動489個村連片提升。堅持頭雁領航,通過“重激勵、嚴約束、及時調、掐尖選、支持干”選優配強村支書,去年評選“王傳喜式好支書”134名,65%的村支書收入達到鄉鎮事業人員標準。同時,通過建強黨組織帶動各類經濟、社會組織,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達到2.5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1.3萬家,去年以來吸引873名在外企業家、大學生返鄉創業,志愿服務組織覆蓋75%以上的行政村,依靠經濟融合、片區協同,鄉村組織化水平有了新提升。
資源連片投入。堅持不撒芝麻鹽,2019年以來市級財政整合投入資金418億元、年均增長8.5%,21%集中投向片區。探索市場化投入機制,創新“鄉村振興合伙人”制度,搭建城鄉要素供需對接平臺,匹配村企合伙項目223個,吸引社會資本40億元。創新金融方式,美德信用積分、生態價值轉換授信5.1億元。用好國家級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政策,今年以來為1166家涉農主體授信173億元,目前全市涉農貸款余額3787億元。
臨沂市將大力踐行沂蒙精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先行戰略,堅持突出農民這一主體,加快城鄉二元融合,推動三產貫通,實施“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協同,促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振聯動,聚焦重點、精準突破,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創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
深化“四雁工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著眼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人難選、干不著、干不好、干不了”,完善“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栽好鄉村“梧桐樹”,吸引歸雁、壯大鴻雁、形成雁陣,破解鄉村人才短缺、產業競爭力弱、鄉村發展活力不足等難題,以“四雁齊飛”助力鄉村“連片共富”。
做強特色產業。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堅持“一鎮一品”,加快培育蒼山蔬菜、沂南黃瓜等18個特色產業,重點發展畜牧屠宰、預制菜等7大優勢產業集群,同時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沂蒙鄉愁”精品民宿品牌,以產業“連片發展”推動鄉村“全域振興”。
突破精深加工。以食品產業為重點,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抓手,鼓勵興辦多種形式的加工廠,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深化“政產學研金服用”,全力突破大蒜素、銀杏黃酮、金銀花綠原酸等高效提取轉化技術,加快形成工業產能,力爭食品產業產值達到1750億元、2024年突破2000億元,構建“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產業發展格局。
實施“百千工程”。堅持把片區思維貫穿“百千工程”全過程,一村一村地抓、一片一片地建,把住“十支持、六不準”,推動“綠滿沂蒙花滿村”,實現和美鄉村建設農民歡迎、連片開花。
抓牢循環經濟。加快推廣費縣全域化生態循環、沂南縣廢棄物多元化利用做法,推動農業廢棄物飼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探索不依賴補貼、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低碳循環模式,繪就沂蒙“山水畫”,實現連片“綠富美”。
(作者系山東省臨沂市委書記)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