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芙蓉教育集團黨建工作創新實踐
思齊芙蓉教育集團于2009年創辦,2010年成立黨支部,2011年建立黨總支,2014年升格為黨委,現轄3個黨總支、15個黨支部。自黨組織成立以來,就旗幟鮮明地提出黨建“統攬全局、引領一切”,將黨的領導作為發展的“紅色總引擎”,先后獲評湖南省、市非公有制經濟工作委員會“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共長沙市委“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長沙市委組織部“黨員干部示范培訓實踐基地”等稱號。
為持續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讓基層黨建工作落到實處,積極探索黨建創新實踐,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集團高質量發展。
一、創新黨建“頂層設計”,為集團發展“立心樹魂”
事業要發展,需要旗幟引領。旗幟不舉好,方向不定好,事業發展就沒有發力方向,事業興旺就難以長久,道路就會越走越狹窄乃至“泯然于眾人矣”。舉旗定向,是實現事業發展、實現教育夢想的“生死之舉”,是“樹魂立魄”之舉。
集團高度重視黨建頂層設計,把抓好黨建作為本職,切實把黨建作為第一要務,緊緊圍繞辦學宗旨和發展方向,將黨建工作融入集團的重大決策、發展規劃和經營管理,全面實現黨建引領業務發展。
采取“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管理模式。黨建與業務管理并不是兩張皮,要做到真正的水乳交融、同頻共振,就必須由單向的進入管理變為雙向的進入管理,真正把黨委領導班子與業務領導班子匯聚一團,既要抓事業發展的“經濟命脈”,更要牢固澆筑事業常青的“發展之魂”。
集團創辦至今,已有16名業務骨干發展為共產黨員,57名黨員成長為管理干部;創始人李章擔任黨委書記,總校長黃辰華擔任副書記,7位黨委委員均為集團高管,真正把黨委班子與業務領導班子融為一體。陸幸等數十名干部被評為市級“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設立集團黨群工作部,打通黨務業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黨群工作部下設黨務中心、群團中心和品宣中心,黨委副書記劉慧君兼任黨群工作部部長,群團工作全面納入黨務系列;黨群工作部副部長黃美茜兼任品宣中心主任,實現黨委對文化和品牌宣傳工作的全面領導。實踐證明,實行這一合署辦公的方式,避免了政出多門,提高了辦事效率,加強了“頂層設計”,推動黨建工作落實到位,真正做到了避免“兩張皮”,實現黨務業務同頻共振。
創新學習機制,搭建學習平臺。由黨委委員、業務負責人、群團負責人組成集團理論學習中心組,建立高管定期學習機制。通過每月一次的書記辦公會、常態化的“三會一課”、定期組織的專題學習等,扎實推進黨員、干部教育。學習主題針對性強,內容豐富,問題導向明確,記錄詳實,緊緊扣住民辦教育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以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2015年獲評長沙市委組織部“黨員干部示范培訓實踐基地”。
二、創新“黨建+”模式,樹立民辦教育黨建品牌
創業十多年來,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集團堅持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拿出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不斷提升黨建質量和水平。緊緊圍繞“保證方向、凝聚員工、服務發展”三大核心任務,在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凝聚職工群眾、建設先進企業文化、促進業務健康發展等方面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黨建工作貫穿到企業協同、創新、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
“黨建+政治引領”。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到各方面,在“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上發揮重要作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圍繞“黨建高質量引領企業發展高質量”工作思路,著力在提升“五力”——引領力、管控力、融合力、保障力、創新力上下功夫,形成領導有力、規范有序、融入中心、保障到位、開拓創新的黨建新局面,使黨建工作與業務經營深度融合、同頻共振。一直以來,集團依法依規辦學,旗下多所學校被評為“辦學評估優秀單位”“民辦教育先進單位”“行業服務標兵單位”。
“黨建+群團”。創新黨建+工會、婦聯、共青團、關工委建設的“1+4”工作模式,形成集團黨委統一領導、黨委委員分管聯系、群團部門共同發力的工作格局。工會組建羽毛球、籃球等社團,定期開展活動,組織比賽;舉行“紅歌會”“毅行”“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團委每年開展五四青年獎章評選、召開青年座談會;婦聯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關工委每年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近100場。2016年被長沙市總工會授予“模范員工之家”稱號,職工書屋在2020年被雨花區總工會評為“最靚書屋”。
“黨建+企業文化、品牌宣傳”。黨委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品牌文化建設,以品牌文化建設提升黨建品質。結合集團企業文化,借助集團黨群工作部、黨校、芙蓉學院等,做好黨建宣傳工作、學習教育工作。黨建文化進校區,在所有校區設立黨建活動室和文化墻;黨建文化進培訓,組織了“不忘初心、凝心聚力”“學史崇德 賡續精神血脈”等專題教育;黨建文化進活動,組織開展了“共讀一本書”“書香家庭”評選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2017年被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評為“書香民營企業”,2019年、2020年連續榮獲湖南省學校文化建設“創新成果獎”。
“黨建+意識形態”。高舉旗幟、改革創新、圍繞大局、服務群眾,積極作為,深入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提高站位,切實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合力,突出工作重點,切實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管控。
堅持育人為本、加強全程把控、健全管理機制,在人才選聘、課程建設、教材選編、師德師風等重大問題上把好政治關,引領教學教研、思想文化、網絡媒體等“三個陣地”建設健康運行;編印學習資料、開展主題研修、舉辦專題研討,確保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創辦以來,學校保持高口碑、“零投訴”。
三、創新組織生活方式,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
黨的組織生活對于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保持黨的先進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組織生活在繼承發揚傳統形式的同時,還應與時俱進、注重實效、富有生機、豐富多彩。集團創新組織生活方式,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實現了對黨員的有效教育管理和強大凝聚感召。
夯實黨建經費保障。集團按600元/人/年的黨建專項經費下撥給黨群工作部,每年近14萬元。長沙市委組織部下撥“黨員干部示范培訓實踐基地”10萬元,專款專用。充足的黨建專項經費,為黨建活動提供保障。
創新學習方式。隨著90后黨員數量的增加,集團打破傳統組織生活方式,開拓思維,更新學習方式和內容。除按照學習制度完成規定動作外,集團黨委還特別采取了“請進來”的方式,特邀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光明村黨支部書記黃鐵輝、中共長沙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秘書處處長劉凱希、長沙市民辦教育黨委專職副書記李超、湖南師范大學黨校常務副校長袁道香、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書記楊智勇、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黨委書記魯良等專家作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分享,引領黨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定期開展“走出去”紅色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參觀井岡山、曾國藩故居、廬山、胡耀邦故居、劉少奇紀念館、肖勁光故居、湖南黨史館等,并將學習心得集結成《感悟井岡山》《探究修身路》《難忘廬山行》《相聚中和鎮》等學習手冊;組織觀看《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筑夢路上》《將改革進行到底》《輝煌中國》《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半條被子》《建黨偉業》等影片,緬懷先烈,重溫歷史,賡續精神血脈。
構建全媒體學習平臺。創辦集團黨建官網“先鋒網”,定期更新集團官網黨建內容;創建支部微信群和黨委“釘釘”工作群;制作黨建專刊《先鋒》雜志;《思齊人》內報上開辟“黨員風采”專欄宣傳和制作“黨建”專版、特輯;印制“黨委先鋒紀實篇”和“黨員應知應會知識”等讀物。組織員工在湖南教育網、騰訊網、紅網等主流媒體,在市級以上紙媒發表近百篇文章,集中展現學習成果,標桿引領行業黨建。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思齊芙蓉教育集團將以黨建引領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群團建設,抓重點、攻難點、破瓶頸、出亮點,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全面開創黨建工作新格局,助力集團高質量發展,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做出新貢獻。
案例研究組成員:李章、劉慧君、陸幸、黃美茜、周萍、彭翠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