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文旅集團黑龍灘項目黨建共建經驗介紹
中鐵文旅川投公司黨委依托中鐵黑龍灘國際旅游度假區這個新型城鎮化投資開發項目,聯合施工單位、合作企業、社區組織等項目參與方成立聯合黨總支,搭建黨建平臺,開展“黨建共建區域聯建”特色活動,將企業中心工作與社會民生事業有機融合,引領項目實現高質量建設。
一、推進“兩個整合”,探索央企貫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新實踐
公司黨委結合城市運營業務,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推進項目黨建共建新實踐,實現了“兩個整合”。
一是企業聯建資源整合。聯合黨總支設立了“黨建共建服務中心”,訂立《聯建章程》,明確工作機制,自愿認領黨建活動、困難幫助、社區文明等12個方面的服務事項,帶動400余名黨員積極參與,輻射安置村民、業主及平臺員工3萬余人。統籌聯建單位在物資采購、品牌塑造、市場經營、城市文明等方面發揮平臺優勢,協調一致行動,在推進城市運營業務的同時,也增強了黨建工作的感染力、親和力和影響力。
二是與地方黨建平臺整合。聯合黨總支主動融入地方黨委開展的聯建活動,協助地方黨委推進組織共建和活動共聯,從而實現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資源共享。
“兩個整合”既解決了項目內部交流與資源共享問題,也促進了政府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推動城市發展、社區治理、社會參與,形成共建共享新型社區發展共同體,完善了城市治理體系。
二、實施“三項工程”,推進了央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新嘗試
為妥善解決度假區3071戶、1萬余拆遷群眾的居住、就業以及精神心理等問題,公司黨委牽頭實施了“三項工程”,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助力社會民生事業。
一是安居工程。設計建造了106棟共76萬平方米且與自然山水和諧相融的安置房,顛覆了傳統安置房印象,打破城鄉建筑形態隔閡。從城市長遠發展規劃著眼,提高了安置房設計標準,增加了電梯、地下車庫、生活服務等配置,并根據村民生活習慣調整使用功能,確保村民住得安穩、長久和舒心。
二是樂業工程。利用聯建平臺發布用工信息,在產業項目尚未進入運營的情況下,通過施工建設和物業服務的用工需求,已解決村民就業900余人;利用老社區閑置商業進行旅游化改造,讓7萬平方米四海生活小鎮恢復了商業活力,村民每年可以享受不低于668萬元遞增租金的分紅;組織村民開展旅游商業經營培訓,吸引了54位村民返鄉創業。
三是暖心工程。大力開展社群活動,組織各類愛好社群,豐富村民業余文化和精神生活,推動社區幫扶深入開展。4年來,向20余位貧困大學新生、老人提供捐助,向村民和學生免費開放圖書室,利用聯建醫療資源開展義診3000余人次,開展文化惠民服務100余場次,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與尊重。
三、筑牢“三條防線”,加深了央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新認識
黑龍灘水庫受“四條生態紅線”保護,保護好生態環境既是項目參與競爭的名片,也是民生關注的重點,更是央企政治責任的體現。公司黨委牢筑生態環保“三條防線”。
一是政治引領防線。強化生態環保政治站位,推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修訂編輯,重點增加了環保投資概算至168億元,目前已投資超過50億元。推動實施生態環保“六大系統”和“十大工程”,兌現了“不讓一滴污水入湖”的承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二是思想教育防線。加強生態環保教育,編制了《生態環保實施導則》《飲用水源保護宣傳學習手冊》等學習資料;開展生態環保演講比賽、環保志愿行動、環保文化活動,將生態環保措施納入勞動競賽考評內容,督促群眾性環保安全員落實責任。
三是聯合保護防線。借助黨建共建平臺,構建環保聯防聯控機制,從施工建設、產業運營、商業經營、社區生活幾個重點入手,制定專項措施,明確環保責任,將環保常態化工作與重大文旅活動環境保護有機結合,維護和提升了環境質量。
通過筑牢“三條防線”,區域生態價值不斷提升,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文化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得以彰顯,為項目打造公園城市踐行示范地創造了條件。
四、開展“四項行動”,探索了央企黨建深度融入生產經營的新方式
推進黨建引領下的精神文明建設與城市運營業務中的“人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度假區的城市運營是項目商業模式的重要板塊,其核心是要讓游客、業主和居民體驗不同于城區的人文環境,從而增強項目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競爭力。為此,聯合黨總支開展了“四項行動”。
一是文化惠民行動。將項目推廣活動與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有機融合,組織開展了汽車音樂節、捕魚節、文化沙龍、文藝演出等文化旅游活動。成立了近100人的中鐵黑龍灘農民藝術團,聘請專業老師指導,打造原生態的歌舞、曲藝節目,宣傳新生活理念,引導新生活方式,塑造新文化場景,推進人文城市建設。
二是志愿服務行動。成立了由聯建單位員工、社區村民協作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隊員達100余人。4年來,志愿開展環保活動500余人次、放映壩電影100余場次、輔導瑜伽練習者30余人,用陽光行動溫暖了安置村民。組織志愿者參加區域地質災害應急、水災應急救援演練,保障村民財產和人身安全。與專業機構一道組織社區雛鷹公益活動,組織自然課堂活動,幫助社區兒童健康成長。
三是創樹形象行動。統籌度假區宣傳推廣,將項目規劃建設、產業運營、生態環保、文旅活動等重大信息及時向社會發布,合理把控宣傳強度和節奏。統籌塑造區域市場經營價值和經營理念,組織經營人員專題培訓,制訂了經營公約,規范經營行為,達成了經營默契,做到了童叟無欺,贏得市場良好口碑。
四是非遺傳承行動。組織農業技能、商業經營培訓,引導村民參與旅游經營,充分挖掘地方餐飲、水產、種植等傳統技藝,保留和傳承地方非遺基因,初步形成了捕魚節、“趕場”等民俗文化,有序組織村民還原生態種植,開發農旅融合新產品。
4年來,川投公司以5億元啟動資金撬動了3萬余畝的土地開發,總投資額將超過700億元,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依托項目開發,黑龍灘鎮2019年地區GDP達19.46億元,比2016年的9.63億元增長了102.1%;人均收入為17175元,比2016年的13004元增長了32%。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726戶、2075人全部實現脫貧,村民從農村生活演進到度假區生活,幸福感極大提升。
中鐵黑龍灘項目開展的黨建共建活動,統籌兼顧了國家、社會和企業利益,在持續增強項目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有力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賦能社會民生,讓3萬多當地群眾直接受益,拓展了央企黨建工作的新視野。
案例研究組成員:游勁松、萬永、劉光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