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汽車核心思想是人工智能為核心的軟件技術將主導未來汽車的發展,而非傳統的機械性能或豪華配置。這一理念預示著汽車行業將經歷一場由軟件驅動的革命,其中汽車制造商的業務模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到2025年,許多汽車企業可能會以接近成本價的價格銷售汽車,主要通過軟件為用戶提供價值。
軟件定義汽車的實施涉及到汽車開發的全方位流程,包括設計、驗證、生產、制造、銷售及服務等各個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汽車軟件將成為構建差異化產品的關鍵因素,而硬件則趨于統一。軟件定義汽車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無人駕駛。
隨著軟件在汽車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汽車行業的軟件開發規模和復雜度都在大幅提升,對整車廠和相關零部件廠商的軟件開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更快捷高效的軟件開發及持續的迭代升級,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正如易特馳全球總裁兼管理委員會主席ThomasIrawan所言,軟件定義汽車是汽車行業最大的變革之一,影響深遠。在他看來,軟件定義汽車是一個從硬件到軟件的范式轉變。在此趨勢下,軟件的數量將急劇增加。據他預測,軟件在汽車里的占比到2030年底將增加兩倍,大約從20%增加到60%。這不僅意味著單車軟件價值的大幅提升,也凸顯出整個汽車軟件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全面面向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易特馳的產品組合涵蓋車輛基礎軟件、中間件、開發工具、基于云的運營服務、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以及實現軟件定義車輛的端到端工程和咨詢服務。在汽車軟件市場的擴張下,易特馳的業績也是水漲船高。
不過,軟件定義汽車在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對開發軟件的方式、商業模式和合作等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最大的挑戰是在整車開發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當中,目前的零部件供應商各自的開發還仍舊處于孤立的狀態,這會導致在量產階段產生軟件集成大爆炸的風險。
在易特馳看來,軟件日益增加帶來的復雜性使得企業單打獨斗不再奏效,因為這不再像以前一樣在單一的垂直領域工作,而是需要結合所有不同的垂直開發領域并讓它們相互協作,這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協作式的開發、合作整合和共同發展。為此,易特馳推出了“軟件工廠”(SoftwareFactory),一種高質量的、自動化的以及可擴展的軟件開發流程,基于易特馳提供的開發和分析工具、虛擬化技術、中間件、操作系統和車輛網絡安全等方案,通過云端流水線編排和集成平臺,能最終實現多方和跨企業間的協作開發,從而幫助客戶實現快速高效的軟件開發,降低復雜性。在這種模式下,OEM變成了合作伙伴,而易特馳也不再僅僅是供應商。
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而來,車市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博世不無焦慮,但變革之下,仍然守住了基本盤,實現了業務的進一步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博世不斷變換玩法,也逐漸布下了面向未來的新棋局,這一棋局有關中國市場,有關業務聚焦,亦有關軟件這一核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