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成功舉辦了以“乘風破浪,融合共贏”為主題的“共贏鏈”投融資高峰論壇。該論壇聚焦跨境投融資、財稅、結算等領域,匯聚了業內眾多智慧與力量,共同探索海外合規經營與價值共贏的新方向。論壇現場,主辦方邀請了跨境企業家、繼創者代表,以及來自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信托和生物科技等行業的精英們共同參與。他們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通過政策宣講、主旨演講、經驗分享和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剖析了跨境投資的現狀與挑戰,并分享了全球視野下的機遇與風險。
論壇不僅為企業家們提供了寶貴的市場信息和投資策略,更為他們搭建了一個高效、務實的交流合作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企業家和專家們能夠共同為跨境投融資與創新創業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實現全球布局與發展。本次報道聚焦了覃敬騰、浦舜豪、王江、廖可立、廖雅蕓和樂建勇等多位嘉賓和專家的現場分享與深度訪談,內容涵蓋跨境投融資、經貿、結算及財稅等關鍵議題。
論壇中,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覃敬騰副主席在論壇致辭中指出,深圳作為經濟交匯點,肩負先行示范使命。深圳率先開展銀行不良資產跨境轉讓試點,并建立了全國首批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實現資金一體化管理,便利企業運作并降低風險成本。他鼓勵企業家利用深圳資本項目開放優勢,參與工商聯服務活動,推動國際化進程,實現穩健發展。同時,深圳市將持續為企業“出海”提供支持,創新工作機制,賦能企業發展。
在跨境投資主題討論方面,香港世晁達興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前海龍騰資本董事長浦舜豪先生發表了主旨演講,題為“逆市之下,國內與海外資產價值提升路徑”。他系統分析了全球及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指出全球財富轉移和再分配的趨勢顯著,東西方經濟差異加劇,但中美差異則趨于縮小。盡管全球政治、軍事和經濟形勢面臨挑戰,但其中也孕育著機遇。他觀察到風險資產估值總體呈下降趨勢,而新興的投資模式和產品正不斷涌現。因此,企業海外拓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政策環境不斷優化,財富配置和資金流動展現出新的特點。
在跨境貿易主題討論方面,中非民間商會執行秘書長王江先生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跨境經貿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國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開放正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并為中非全面合作帶來新機遇。非洲自貿區建設加速及經濟轉型釋放巨大市場潛力和人口紅利,為中非合作注入新動力。中非商會今年重點關注中企海外合規,并提供支持服務。盡管跨境金融鴻溝存在,但非洲數字經濟的壯大及數字貨幣的采用正提升金融包容性,降低匯款成本,并推動金融科技和數字金融服務發展,以更高效服務促進跨境交易和經濟增長。
在跨境結算主題討論方面,渣打銀行跨境業務專家廖可立先生就“跨境結算與中資企業在香港資金結算”的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見解分享。他指出,基于SWIFT提供的數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承擔著全球超過70%的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渣打銀行長期以來一直積極支持并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特別地,渣打銀行最近每年都參與了120至130個“一帶一路”項目的融資工作,其中部分項目的融資總額高達數十億美元。這些舉措不僅彰顯了渣打銀行在跨境金融領域的專業能力,同時也為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跨境財稅主題討論方面,畢馬威國際稅務合伙人廖雅蕓女士進行了“一帶一路跨境經貿投資財稅案例解析”的主旨演講。她指出,當前非洲的稅收協定中存在一些條款,這些條款與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需求不相匹配。以非洲地區為例,不同地區的非洲國家(如中非、西非和南非)在項目投資上的稅務條件各有差異。雖然毛里求斯等某些地區具有吸引力,但并非所有中國企業都將其視為首選目標國。企業境外投資需多維度戰略布局,涵蓋目標設定、業務架構構建、合規性確保、投資架構設計及稅務籌劃等,這對投資成功與降低稅務風險至關重要。
論壇后,記者有幸采訪了財務管理專家樂先生,就跨境財稅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樂先生就當前國際稅務環境的變化、跨境投資中的稅務挑戰以及他曾經親歷的經典案例這些話題做了分享。
他告訴記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財稅問題將變得更加復雜和多變,隨著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的加速,各國稅務政策和規定也在不斷變化,這使得跨境投資中的稅務問題日益復雜。企業在進行跨境投資時,不僅要關注目標國家的稅務政策,還要考慮到跨國稅務合作、稅務協定以及稅收透明度等因素,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企業的稅務負擔和合規性產生影響。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企業要加強對國際稅務環境的了解和研究,及時掌握各國稅務政策和規定的變化。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確保在跨境投資中能夠合規操作,避免稅務風險。
樂先生在分享其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典型稅務案例時,詳細回顧了當時他參與收購韓國一家知名上市公司所投資企業部分股份的經過。在收購過程中,經過他的專業分析和財務估算模型,收購方企業給出了一個相對市場較低的估值。然而,這一估值在正式交易中引發了韓國當地政府的質疑,認為這可能并非真正的股權轉讓,而是股份的贈送。
在韓國的法律框架下,股權轉讓收入根據雙邊稅收協定是免稅的,而股權作為禮物贈送則需繳納高額的禮物稅。因此,韓國政府初步決定對收購方企業征收近數百萬美元的禮物稅。這一決定若最終實施,不僅意味著企業需要承擔巨額的稅務支出,更可能引發收購方企業偷稅漏稅的質疑,進而損害企業聲譽,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穩定。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樂先生和其韓國團隊積極與韓國國家稅務局溝通,對收購過程進行了詳盡的財務分析和證明,確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法律和規定。他準確理解了監管部門的立場和關注點,并以客觀的態度解釋了復雜的財務問題。通過提供詳盡的財務數據、深入的市場分析報告,樂先生成功地證明了收購的合理性,并最終說服了韓國稅務部門,避免了可能的稅務風險和企業聲譽損失。
樂先生表示,這個案例充分展現了跨境財稅問題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境企業必須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國的稅法規定和稅務政策,以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經過精心組織和深入探討,“共贏鏈”投融資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此次論壇為企業家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使他們能夠更客觀地了解跨境投融資領域的現狀。通過政策解讀、市場分析和經驗分享,與會者得以全面認識跨境投資的機遇與風險,并在全球視野下作出更為明智的決策。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類似的論壇活動,為中國的跨境合作與發展提供持續的支持和推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