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落下帷幕,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學生獲得包括1項金獎、2項銀獎在內的多項好成績。
本屆賽事自5月啟動以來,共吸引了全省126所高校和中職院校推報項目1440個,最終615個項目入圍決賽,320個項目進入終審答辯。經過激烈比拼,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選拔出的15支學生團隊,最終獲得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6項的好成績。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獲得金獎的“寰宇森防——一種基于固定翼集群編隊的森林巡防撲救體系”項目,以“森林火災救援”為主題,研發了一種基于固定翼集群編隊的巡防撲救滅火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到火災,并自動進行滅火,大大提高了森林火災的防控能力。
2022年校友會中國電子通訊類民辦大學排行榜中位居第二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排名(應用型)位居第一
據了解,近年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積極響應時代需求,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設為導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出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工學院是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具有工學傳統優勢的二級分院,著力將行業企業的需求與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著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具備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工學院現有4300余學生、上百名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和校外企業專家,下設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微電子技術系和智能制造工程系。所開設的專業對標了社會需求和產業熱點,包括10個本科專業和2個專科專業。同時,工學院擁有包含兩個省級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內的30多個實驗室,為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供了優良的軟硬件條件。
并且,工學院秉承國際工程教育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與業內眾多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大力實施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開展人才分層次培養模式,建立并實施了專業指導精細化、人才培養分層化、師資組合企業化的特色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思躍班、機器人實驗班和AI算法創新班3個特色班級,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基于學校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成效,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在2022年校友會中國電子通訊類民辦大學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位。工學院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2022中國大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排名(應用型)中位居第一位。
打破傳統各課程獨立教學形式
開展項目制教學
據悉,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工學院率先對工科生的項目管理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打破傳統的各課程獨立教學的形式,創造性地在開設核心專業課的同時開設《項目管理》課程,多課程深入融合,采用四位一體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組建團隊,結合專業背景及專業課程內容自主設立創新項目,實現四個自主化——自主設立目標、自主管控、自主項目評價、自主項目成果。
課程按照企業項目管理的流程及過程管控輔助學生團隊,讓學生的創新項目能夠落地并達到其項目目標,學生的專業課程得到實踐練習,根據自身所長在項目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還能掌握企業項目開發的核心密碼。
項目制教學多年實踐,培養出多個優秀的創新團隊,落地了500余件貼合企業、貼合生產生活的創新作品,為企業輸送具有團隊項目開發經驗的應用型人才。
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93%以上
據介紹,工學院學子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等工程實踐活動,培養工程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完成作品、申請專利和發表論文,成果豐碩,展現出不俗的專業能力。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3%以上,學生在國家電網、中國電子集團30所等國企和華為、中興等業內知名企業就業,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并涌現出高科技公司創始人、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等優秀畢業生。
在學科競賽方面,工學院學子在“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16人、省二等獎48人、省三等獎81人;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國家二等獎3人、省一等獎15人、省二等獎38人、省三等獎148人;在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獲國家二等獎3人、國家三等獎3人、省一等獎10人、省二等獎81人、省三等獎122人;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中,獲國家二等獎6人、國家三等獎6人、省二等獎18人;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省金獎2人、省銀獎33人、省銅獎121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