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提出,要加快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提高供應鏈數字化運用能力,健全企業綠色供應鏈體系,積極開展綠色采購;完善供應鏈管理服務支撐和保障措施,多措并舉提升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
作為京東集團面向企業服務的重要窗口,京東企業業務依托京東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全面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消費、服務等環節,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生態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降本增效。同時,京東企業業務還通過幫助企業客戶實現綠色采購、進行碳足跡管理等方式,以及對包裝、倉儲、運輸等供應鏈環節的升級改造,不斷引領構建綠色供應鏈的產業實踐。
推動制造業供應鏈加速數字化轉型 助力產業降本提效和高質量發展
隨著供應鏈在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不僅是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指南》明確,要加快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制定有效的供應鏈數字化策略、加強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提高供應鏈數字化運用能力。
基于京東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和豐富的產業場景,京東企業業務為制造、能源、汽車、交通等多個產業領域的合作伙伴有針對性地提供了一站式、多場景數智化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夠服務于企業供應鏈運營管理全鏈條,覆蓋售前、售中、售后等企業采購全流程,以及商品尋源、合同簽收、財務結算、履約交付等采購管理場景。
具體來看,依托京東的供應鏈網絡,企業客戶能夠將覆蓋全國的海量供應商資源與企業采購需求進行高效匹配,實現“全國尋源、全國采購”。在履約交付環節,京東的智能供應鏈履約決策體系能夠通過系統算法綜合考慮成本、庫存、服務指標、配送時效等決策因素,通過最優價值的履約方式為企業客戶完成服務。
京東企業業務還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不斷融入采購管理中,打造了京東慧采等多元化、可定制的數字化管理工具。企業客戶通過接入京東慧采平臺,能夠實現采購尋源、在線協議、電子發票、審批流程等采購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并實現采購全流程的可視化、可追溯,提高整個采購管理的合規性與透明度。同時,京東慧采還能為企業提供豐富的商品資源和智能選品推薦,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采購計劃、商品供應、履約售后等環節,提供智能化采購分析指導。
目前,京東企業業務的一站式、多場景數智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已經在眾多制造業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與鞍鋼集團的合作中,將京東平臺上萬個商品數字化信息與“鞍鋼值采”采購商城打通,通過“企業級供應鏈”滿足了鞍鋼集團全國機構在物流覆蓋、交付驗收流程、配送時效等方面需求。在與比亞迪的合作中,京東企業業務為其量身打造了企業集采安裝履約可視化產品解決方案,通過項目進度實時化、驗收標準格式化、履約憑證數字化、費用結算線上化,顯著提升了涉及安裝品類的履約安裝效率和服務體驗。在與山東能源集團的合作中,京東企業業務則通過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服務解決方案,幫助其實現了集“采購-管理-服務-處置”于一體的資產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
積極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 提供碳足跡管理服務助力節能降耗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指南》強調,要健全企業綠色供應鏈體系,大力推動綠色供應鏈設計、積極開展綠色采購、深入推進清潔生產、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京東企業業務早就將綠色理念注入到自身發展之中,并通過采購交易、財務結算、履約交付各個環節的數智化升級改造,為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和企業客戶降本增效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在構建綠色供應鏈方面,京東企業業務堅持在倉儲、物流運輸、包裝材料等各環節不斷推進減碳,通過AI算法提效、綠色能源及運輸設備應用、包裝材料循環使用等方式,打造行業領先的供應鏈綠色發展新模式。在推動供應鏈各環節減碳、降碳的過程中,對產品碳足跡的精確計量發揮著重要作用,京東企業業務還能夠依托供應鏈碳管理平臺,提供訂單級和產品級碳足跡管理服務,助力客戶更好地實現節能降耗。
在開展綠色采購方面,京東企業業務通過對采購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以及電子合同、電子公章、電子發票等技術解決方案的落地,推動更多企業客戶實現“無紙化”采購。據統計,通過電子簽章技術,京東一年簽署各類電子合同、函件數萬份,能夠節約A4紙超100萬張;一年開具電子發票近10億份,共節約A5紙近30億張;同時,每年還能節約超千萬快遞信封及相應物流成本。
京東企業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的數智供應鏈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效率提升,以及助力企業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未來,京東企業業務將持續發揮新型實體企業效能,通過技術和服務能力的提升,用更加專業、精準的數智化服務和供應鏈解決方案,助力更多行業和企業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