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疾風呼嘯、飛沙四起,此刻若隱若現的太陽,已被吹成了黃灰色,而在一處工地,人頭攢動、機器轟鳴,一群建設者正在奮力攻堅目前全國在建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項目。
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位于西北邊陲若羌戈壁灘,地理環境惡劣,施工條件嚴苛,現由中建西部建設所屬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獨家供應混凝土,今年復工以來,截至4月20日,累計澆筑混凝土達5.5萬方,為保障重點工程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挽弓如月,迎戰光伏
時光回溯到2023年6月,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即將落地,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迅速反應、深入調研摸清市場脈絡,及時與合作方談判,最終簽訂21.86萬方獨家銷售供應合同。
艱難險阻,備戰破局
攻克生產基建、原料供應兩大難題。由于項目工期緊迫,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面臨著生產線建設和原材料供應的雙重難題,同時由于政策限定,混凝土必須從商混產業園采購。對此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咬緊牙關,多次與政府和周邊商混企業溝通協調,最終成功租賃生產線,解決了原料供應問題。
攻克行業競爭、設備調撥、團隊建設三大難關。看似順利,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進入市場后,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又面臨著市場競爭及設備調撥的困難。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團隊迅速行動,積極組織與當地攪拌站進行談判,同時推進設備運輸和人員抽調。經過多方共同努力,短時間內完成了廠站建設、人員保障工作,8月底,順利進行生產,正式進入新市場。
攻克特定條件專項技術難題。項目的一大建設難點在于,混凝土澆筑以裝載機作為轉用工具,通過料斗傾斜面底部增設直徑約20厘米的出料口對每個施工柱基進行澆筑。為確保混凝土在經歷轉運后順利施工,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團隊精心調整減水劑性能,專項研發出適用于光伏項目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特定條件下,此類混凝土即便經過裝載機在非鋪裝、顛簸的野外路面經過長時間、長距離轉運,也能保持其均質性,不發生分層或離析,并能在自重作用下,均勻流入樁基。
“終于,一輛輛攪拌車在荒漠中列隊前往施工現場,我們緊繃的心也緩解了一些。”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張建新陷入深深的回憶。
堅韌卓絕,激戰大漠
若羌縣地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南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這里常年風沙肆虐,氣候異常干燥,年平均降水量28.5毫米,溫差極大,惡劣的環境對生產作業和員工生活帶來極大挑戰。
施工現場狂風肆虐而過,作業過程中,駕駛員難以看清道路,揚起的沙塵讓人睜不開眼睛,混凝土澆筑變得異常困難;站點距離最遠施工地點達40余公里,車輛行程時間長,員工經常因為趕時間而無法按時用餐;起初,員工宿舍尚未全部建成,大家伙只能擠在狹小的彩板房里,空間狹窄,時常休息不好。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將改善員工的生活工作條件視為首要任務,擴建宿舍、改善伙食、配備生活設施,不間斷為大家送慰問,鼓舞士氣。
大家頂著沙塵,以風聲為歌,投入一次次的緊張施工中。
奮戰邊疆,決勝千里
項目澆筑以來,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創下2239方的日產高峰,累計澆筑混凝土14.2萬方,日均澆筑2萬-2.5萬根柱基澆筑任務,每根柱基澆筑量在0.06-0.07方之間,這不僅是對整個團隊的嚴峻考驗,更是對設備資源、人員作戰能力以及現場技術協作的全面挑戰。
金戈鐵馬開疆域,西建“戰士”筑大砼。中建西部建設新疆有限公司正以壓倒萬難的沖勁,堅決貫徹股份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錨定“127”年度工作主線,加快任務結構轉型,積極向城市外基礎設施挺進,匹配區域發展特點,精準營銷,全力開拓新能源領域基礎設施業務,在祖國邊陲為助力股份公司,建設“雙一流”企業貢獻力量。
據悉,新疆西建青松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于2004年6月28日在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登記注冊,是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302)的子公司,主要從事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銷售以及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與推廣。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