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大多數為家族企業)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企業和企業家的訴求也在發生變化。當下民營企業家具有旺盛的財富管理、傳承需求,應運而生的財富管理機構也需要科學的理論基礎與系統的方案設計思路來滿足這些需求。
家族財富管理,正在成為一個重要實踐領域。它涉及的知識橫跨經濟學、金融學、企業管理、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目前,國內家族財富管理行業缺少統計數據,定量研究相對困難,而理論基礎與研究分析也處于探索階段,呈現出同質化、研究維度相對單一的特點,亟待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來系統性地歸納家族財富管理的行為特征和價值。
有鑒于此,筆者在多年從事相關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以相對綜合的視角,將家族財富管理的主要邏輯框架和核心價值做了系統性梳理。本書特點有二。
第一,從相對完整的框架去了解中國家族面對的眾多挑戰、應對思路,闡釋家族財富管理所提供的核心內容和價值、家族辦公室等平臺和工具的作用。
第二,注重實踐應用價值。筆者總結了眾多業界咨詢、交流積累的經驗,力求通過簡單易懂的觀點表述和實踐案例分析,普及中國家族財富管理的基礎原理框架和實踐方案。
本書從我國的企業家面臨的主要挑戰開始。這些挑戰是復雜多樣且不完全獨立的,要求我們在考慮解決問題(挑戰)的時候具備系統性思維,樹立應對挑戰的思維框架。中國企業家同時面臨“權益的關系”“人的關系”的管理。相應解決方案需要考慮到兩種不同關系的處理。“權益的關系”的處理原則是資產的不同權利(所有權、控制權、經營權和收益權)的有效配置;而“人的關系”的管理基于一個透明、制衡的治理原則。兩者的管理都應在一個整體框架的考慮范圍之下,融合到一個家族財富頂層架構設計中。
那么,頂層架構設計需要涉及哪些工具的應用,工具使用中有些什么原理、邏輯需要遵循呢?一是所有的架構設計是以家族的目標作為指導;二是家族的保全、管理和傳承目標對應不同工具的選擇;三是工具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架構設計的一部分。
好的架構或解決方案包括的內容應該有三個核心,即核心價值之“保全”、“管理”和“傳承”。這是本書最主體的內容,將采用大量豐富的案例分析來介紹和展示,提供考慮解決問題的方向。
此外,本書也進行了解決方案平臺的探討。介紹了家族辦公室這一個銜接家族決策者和三大核心價值管理的平臺。回答諸如:為什么要使用家族辦公室?動機、目的和價值是什么?基于西方傳統改良后,適合中國的本土家族辦公室應該是怎樣的?特別是針對中國企業家偏愛的投資型家族辦公室應該如何設計?等一系列問題。
本書基于筆者在商學院教授的家族財富管理課程講義編寫而成,雖然涉及專業的內容,但希望這是一本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都能從中受益的書。
就專業人員而言,家族財富管理是一個圍繞超高凈值人群需求展開的行業。脫離了客戶需求的產品銷售是違背家族財富管理服務宗旨的。同時因為該人群的需求非常多元化,物質財富只是其中一部分,家族財富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涉及的問題也非單一產品和服務所能解決。
本書不會過多涉及具體工具和服務的專業細節,如家族信托、保險等工具,以及資產配置、身份籌劃、法律服務等實踐操作。而是通過案例分析給大家提供關于家族財富管理的基礎認識,為大家身邊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解決的思路和工具的選擇方向,讓有財富管理需求的非專業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如同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觀察到的一樣,企業家學員反饋很多案例在網上、微信群里都能看到,但很難讀懂案例背后的問題。本書如果能從需要者的角度,把有用的信息像上課一樣,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傳遞給讀者,于筆者而言,余愿足矣。
家族財富管理的研究與實踐仍有漫漫長途,以本書與諸位共勉,亦祝愿各位有財富管理需求的讀者基業長青、家族繁榮。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 吳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