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信通院聯合“分布式存儲產業方陣”成員單位共同編寫的《分布式存儲發展白皮書2023》(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內容圍繞智能時代下分布式存儲的前沿技術創新和最新應用場景展開。作為產業方陣的首批理事會成員,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深度參與白皮書編制,面向分布式存儲的性能、體驗、應用場景等方面,分享自身技術研究成果與實踐落地,以期為存儲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建設性指引與參考。
需求驅動技術革新,分布式存儲技術需要四維創新
當前,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已進入深水區,AI大模型、大數據湖倉一體、數字化病理、量化交易、數據網絡等新興應用場景從涌現到深化,對于底層數據存儲支撐提出更多機遇和挑戰。比如AI大模型,不僅要求強大的文本處理能力,更要求視頻、文件、音頻、圖片等全面的AI能力,進一步催生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和分析需求,這讓分布式存儲需要在技術應用層面實現更大的突破。
面對AI智能時代的存儲新需求,《白皮書》分析了不同細分場景下的工作負載模型,并從架構、功能、硬件和生態四大維度分享了分布式存儲的最新技術趨勢。目前,多協議融合、單框多節點、高性能RDMA網絡規模應用等前沿技術正在推動分布式存儲的架構變革,而場景化無損壓縮、多活容災等技術則在功能層面突破了傳統性能的邊界。結合NVMe閃存等硬件創新以及產業生態的持續發展,分布式存儲擁有了更高帶寬、更低延遲、更強并發能力和出色可擴展性,能為AI時代各類場景化應用構建智能創新的數字底座。
從性能到管理,新華三分布式存儲技術全面革新
在技術創新的路上,新華三集團持續投入研發,引領分布式存儲性能和體驗的全方位革新。例如,H3CUniStorX10000G6分布式存儲架構在2U空間內集成4個分布式全閃節點,以單框多節點提升了容量和性能密度,并簡化了系統部署和管理運維,全面滿足AI時代企業對海量數據存儲、高速訪問和實時分析的需求。此外,新華三積極推動高密全閃、高性能RDMA網絡、DPU等創新技術與分布式存儲融合,致力于突破分布式存儲的性能極限。同時,新華三也投入于數據縮減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通過大比例糾刪碼、數據重刪等創新技術,進一步提升存儲空間利用率、降低成本。
在硬件創新之外,新華三集團也在分布式存儲的管理和調度上尋求突破,通過以服務為導向的智慧存儲加速行業的技術變革。新華三智能存儲中樞可以支持容量預測、性能預測、故障識別與根因分析等AIOps智能管理,并能夠根據多業務模型識別不同的工作負載類型,實現業務模型分類并匹配相應存儲資源。
引領生態,助推分布式存儲產業加速發展
今天,新華三集團已經深耕存儲行業20余年,不僅通過創新和實踐能力打造了眾多典范行業案例,更積極聯合產學研用多方力量,持續推動分布式存儲的技術標準研制、生態體系建設、應用推廣等工作。作為信通院分布式存儲產業方陣首批理事會成員,新華三深度參與了2022年與2023年兩版《分布式存儲發展白皮書》的編撰與評審,輸出了一個更清晰、系統的產業全景,為技術場景化應用落地提供模型參考。同時,新華三還參與了《分布式塊存儲系統總體技術要求》、《分布式存儲一體機技術要求》、《數據中心分布式存儲測試方法》、《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存儲設備》等多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引領和規范存儲行業良性發展,攜手伙伴為“數字中國”筑造了強有力的數據基石。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穩步發展,以及“東數西算”等政策的深化布局,中國的數據規模將保持飛速的增長。但數據規模的增長是第一步,在流動和共享中數據才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成為推動“數實融合”的關鍵力量。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集團將秉持“精耕務實”的理念,以持續創新的核心技術引領分布式存儲的迭代革新,以全面領先的基礎設施和務實的行業應用釋放數據潛能,為百行百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底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