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熱播的電視劇《許你萬家燈火》,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中國核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印記,感受到了老一輩核工業人用行動書寫的“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核工業蓬勃發展的力量催人奮進,新時代核工業人扎根事業,“喜怒哀樂”的群像背后,是連起萬家燈火的執著與堅守。
“喜”:好事成雙的婚禮
他叫師朝陽,她叫王晶晶,畢業來到江蘇連云港參與田灣核電站建設,從事安全管理工作。一身紅裝、一個夢想、兩個人的相互支持,緣分就此將兩人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相戀兩年,兩人的終身大事卻一拖再拖。
“還是在國慶節前比較合適,錯開高峰。”“國慶節前有安全檢查,實在走不開啊,要不還是定在國慶假期吧。”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們辦了一場沒有新娘在現場的婚禮,新娘只能隔著屏幕感受現場的喜悅。
為了彌補遺憾,他們決定在春節時補辦婚禮,早早地就開始策劃。
“你們可以安心辦第二場婚禮了,好事成雙,你們交接好工作早點回家吧!”
領導一邊打趣地祝福他們,一邊催著他們早點休假回家。但由于他們同在一個工作小組,同事陸續休假,現場安全監督壓力更大,倆人心照不宣誰也不主動提休假的事兒。
直至婚禮的頭一天,家人催促他們回家的電話打到領導那邊的時候,才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滿滿的祝福聲中,圓滿舉辦了他們的第二場婚禮。
“怒”:這樣的“惡人”我們當
“這些扣件必須用鐵絲串起來或者放在料斗里,萬一被誰一腳踢下安全通道,下方正好有行人通過……”安全員王傳琦眉頭緊鎖,一邊協助整理扣件,一邊說道。
為此,現場組織了安全警示教育,王傳琦語重心長地說:“我寧可當你們討厭的管閑事的‘惡人’,也絕不當你們喜歡的不管事的‘好人’。”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正是這樣愿意當“惡人”的團隊,嚴格履行安全監督職責,守護著核工業的生命線。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是他們工作的準則,該慢的必須慢,該返工的必須返工,該按照方案執行的絲毫不能松懈,“四個凡事”“兩個零容忍”是他們工作的信條。
“哀”:春節堅守倍思親
2023癸卯兔年,每逢佳節倍思親,可在工程建設和家人團聚面前,土建施工分部區域經理趙小鋒卻選擇了春節堅守。
初見趙小鋒,他身穿工作服,斜挎資料包,黝黑的皮膚,眉眼之間些許憔悴。在約10分鐘的訪談過程中,他接了3通電話,通話中說到施工部位、夜班安排、混凝土需求量等,他了如指掌、對答如流,讓第一次接觸核電的我肅然起敬。
“我管的內部結構是關鍵路徑的重要子項,如果我回家過年,現場施工沒人組織,后續優化工期的壓力會更大。春節留守心里確實會難過,等7號核島穹頂球帶吊裝完成了,我再安安心心回家團聚。”
“馬上下班了,提醒班組督促大家帶垃圾出來,安排小貨車在通道口等著裝車。”項目部號召大家上下工地不空手,像螞蟻搬家一樣捎帶材料和垃圾,將提質增效、開源節流工作落實落細。
兔年春節,共有近900名像趙小鋒一樣的核電建設者,堅守在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工程建設現場,他們也向往團圓,但卻選擇用自己的堅守換來萬家燈火,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樂”:技術攻關實現新突破
進入辦公區,“距吊裝節點還有……天”倒計時櫥窗映入眼簾,我深深地感受到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
張明皋創新工作室團隊在模塊化施工上下功夫、出實招,通過科技創新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梁鋼筋施工中采用模塊化施工,BIM小組繪制三維模型,順利實現VVER-1200堆型運輸橋架梁鋼筋+預埋件模塊化吊裝的新突破,優化工期約15天,為關鍵路徑上的后續施工創造了更多的時間窗口,為順利實現重大工程節點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核工業建設的進程中,有無數像這樣的團隊,在看似平凡的“喜怒哀樂”背后是道不盡的“酸甜苦辣”,留下刻骨銘心的奮斗記憶。(供稿:中核華興 李小群、劉志秀、萬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