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傳音牽頭主導并聯合北京郵電大學在國際標準組織ITU(國際電信聯盟)提交的三項計算攝影領域的國際標準草案,最終通過國際電信聯盟第十六研究組(以下簡稱ITU-T SG16)全會結項評審,作為移動終端計算攝影領域的首批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填補了該領域的國際標準空白。
自2020年起,傳音加快推進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的標準化、體系化建設。截至目前,傳音在國際標準組織ITU-T共提交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相關提案六項,目前已成功立項五項。其中三項標準提案,在歷時三年的迭代演進中,經多次國際會議的審核和討論、數十輪文稿修訂和優化,在2023年7月的ITU-T SG16全會上獲批通過結項,并最終作為正式標準發布。
ITU-T SG16 國際標準會議現場
本次傳音正式發布的國際標準包括:F.740.7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terminal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系統參考架構與需求),F.740.4《Metadata for image aesthetics assessment with aesthetic attributes in mobile terminal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系統中圖像美學評估的美學因素元數據),F.740.5《Data collection and annotation requirements for AWB enhancement in mobile terminal for digital culture》(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系統中面向數字文化的自動白平衡增強數據采集與標注)。該系列標準在業界創新性地提出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的定義和系統架構,在國際上為該領域的標準化研究率先構建起基礎框架,同時深入推進影像系統處理流程和元數據、圖像增強技術、雙攝協同技術、圖像美學評測等方向的標準構建,傳音將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及行業專家建設實現計算攝影領域國際標準的全方位布局。
當前,計算攝影已成為手機攝影的未來趨勢和智能硬件廠商重點研發投入領域。隨著計算攝影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其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然而行業仍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規范和體系。憑借在影像研發領域的技術沉淀及深度洞察,傳音圍繞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系統需求和應用場景、業務核心系統架構、關鍵技術和質量評測體系四個領域開展標準化建設,形成手機計算攝影領域技術領先布局。具體包括: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系統的內涵與外延、技術范疇的界定、系統需求和典型應用場景;系統架構、業務處理流程和接口元數據;關鍵技術流程協議、多攝協同的標準化定義;計算攝影的評測體系、規范自動化影像評測技術等。
通過主導移動終端計算攝影系統國際標準的制定,傳音進一步提升了在影像研發領域的影響力,打造產品影像技術的領先優勢。未來,傳音將進一步與國際研究組織、產業鏈企業之間開展標準技術合作,持續完善計算攝影的國際標準體系,推進標準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落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