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第八屆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未來工廠憑借其在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等方面的優異表現,入選“2023IDC中國可持續發展先鋒案例”。作為高端智能化的“工業4.0”生產基地,新華三未來工廠一期投產流水線2條,年產服務器50萬臺,是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未來工廠”之一。

新華三集團企業事業部技術總監朱哲代表新華三未來工廠領取獎項
當前,在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的戰略要求下,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已成為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工廠作為重要載體,其建設運營直接體現著企業制造水平和核心競爭力。而相較于傳統工廠,未來工廠建設的主流方向是綠色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以推動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以企業數字大腦實現全面數智賦能,打造出了精益、智能、柔性、物聯、綠色的未來工廠。
精益 以數流優物流 在精益方面,新華三以數字化技術全面重塑設計、倉儲物流和生產環節,讓人均產出提升5倍,人員同比減少60%,訂單交付周期縮短了65%。
智能 以算力換人力 在智能方面,智能創新全面融入了工廠計劃調度和生產、物流、質量、設備、園區的管理中,做到了單板無人化,讓工廠的自動化率高達88%,智能制造直通率高達96%。
柔性 以數智創定制 在柔性方面,通過靈活定制化生產模式,未來工廠實現了快速無感換線,換線時間從20-30分鐘/次降低到0-3分鐘/次,換線效率提升了7-12倍。
物聯 以智能增效能 在物聯方面,紫光工業物聯網平臺實現了60類1500余臺生產設備的智能監測,通過智能應用的部署,讓統計決策響應速度提升80%,設備故障停機率降低50%。
綠色 以零碳筑園區 在綠色方面,借助零碳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的落地,未來工廠的光伏鋪設面積達到一萬平米,裝機容量1000KW,發電量100萬千瓦時/年,經濟效益約1600萬元,年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90噸。
目前,新華三未來工廠正在從戰略規劃、管理運營、模式創新、信息網絡平臺建設、一站式服務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全面布局。通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建立生產、制造、倉儲、物流、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全鏈條、高效協同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型制造模式,實現企業生產的數字化、集成化和平臺化。不僅如此,新華三從自身實踐出發,基于未來工廠實踐經驗與能力積累,積極向業界輸出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更多智能制造的“樣板工程”,全方位助力產業升級。
面向未來,數智化將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大的確定性。新華三集團將秉持“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的理念,以未來工廠為藍本,助力更多制造企業實現精益管理與綠色發展,賦能產業提質降本增效,為智能制造釋放增長新動能開啟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