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23北航全球科創大賽在京啟動,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于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司長楊佳燕、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副部長闞寶奎、海淀區委常委副區長林劍華、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青年百人會助理秘書長杜新峰,北航校長王云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王華明,黨委副書記程波,校友代表、北航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夏煒,學院和相關部處負責人,青年教師代表,學生科技創新團隊代表,競賽合作機構負責人等出席啟動儀式。
王云鵬在講話中指出,學校始終堅持將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打造了“基礎教學-校內競賽-國內平臺-國際舞臺”四層次的學生科創體系,有組織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舉辦北航全球科創大賽,是學校進一步優化學生科創體系架構,培育創新創業生態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學生科創匯聚各方創新資源,融通全球高水平大學創新力量的重要舉措。學校通過設立高水平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支持計劃,推進“學生校園當總師”的模式形成常態,進一步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形成良好的創新人才培養示范效應和社會影響力。本屆競賽首次設立面向在校生群體的新芽賽道,突出學生在學校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引領和帶動青年學子樹立創新精神、培養創新能力、產出創新項目。通過賽制的改革優化,充分激發廣大師生的科創熱情,推動教師以賽促教、以賽促研,學生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吸引更多國內外高校優秀科技創新項目共同參與、同臺競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科創新品牌。
林劍華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北航科技創新實力對于海淀區創新生態發展建設的重要意義,未來海淀區將不斷優化相關保障舉措,充分利用好以北航為代表的高校優秀創新資源,繼續加強深度合作聯動,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進一步助推海淀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夏煒在致辭中代表廣大校友表達了對于學校師生在創新創業領域的大力支持和充分期待。
儀式現場,闞寶奎、程波為學校“2023-2025年度高水平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授牌。于軍、王云鵬、劉大響、王華明、楊佳燕、闞寶奎、林劍華、夏煒共同啟動本屆競賽。
據悉,本屆北航全球科創大賽設立新芽組、初創組和成長組賽道,重點聚焦未來空天技術、醫工交叉、新能源、先進制造等領域,在國內北京、深圳、寧波等10個城市和德國慕尼黑、法國巴黎等地設立分賽場。下一步,學校還將在未來飛行器發展領域,聚焦數字化設計、群體智能控制、新概念飛行器等方向,面向全球高校學生團隊組織國際創新挑戰賽。重點依托學校“新一代全數字化飛行器科教協同創新中心”平臺資源開展競賽組織工作。首屆競賽擬于年內啟動,2024年6月開展線下決賽。
活動當天,來自知名投資機構、高校院所以及產業資源方的眾多嘉賓,通過四大主題演講、五大圓桌論壇,為現場160余位嘉賓,以及線上4000余位觀眾,帶來了一場思維“馬拉松”。
浙商總會副會長、深圳市浙江商會會長、北航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夏煒,發表《做北航創業家最早期和最重要的陪伴者》主題演講。他表示,北航投資支持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在未來空天技術、醫工交叉、新能源、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投出了星河動力、未磁科技、比特微、光峰科技等一批明星項目;北航投資服務北航創業家的國際化交流,大賽過去六年足跡遍布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并走出國門,走進美國硅谷及歐洲等地,成為一項國際化、規模化、品牌化科創賽事;北航投資“做北航創業家最早期和最重要的陪伴者”,是星河動力、未磁科技等校友企業最主要的直投天使投資人之一,2022年捐贈1億元設立北航科創母基金,未來將加快與母基金合作步伐,支持北航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校友創新創業事業;北航投資“要做科學企業家的合伙人”,持續打造全鏈條科創生態,尋找和支持更多科學企業家。
北航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劍飛通過《尋找科學企業家,探索硬科技投資新趨勢》演講提出四個問題:科學家創業是否更容易失敗?科學企業家的特質是什么?如何做科學企業家?如何找到科學企業家?他指出,未來是科學家創業的時代,從統計數據來看,科學家創業的失敗率并不比其他創業群體更高。科學企業家是科學家與企業家的結合與跨越,科學企業家成功的關鍵是具備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永恒發展的不變因素。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真正的科學企業家才會被篩選出來。尋找科學企業家,要鎖定科創時代的創業源頭,如一流高校、頂尖工科院校。北航投資知行合一,圍繞北航打造科技創業生態,專注構筑“能力圈”,聚焦未來空天技術、醫工交叉、新能源、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五大方向,挖掘和培養科學企業家,投資高科技、高壁壘、高成長項目。
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在《硬科技創業新思變》主題演講中指出,硬科技創新產業是新工業與社會發展的底座。在硬科技的創投孵化時代,科技創新戰略地位提升。當前我國的科創生態中出現了兩條賽道,一個關于自主可控,一個關于世界經濟發展。目前有十項前沿熱點研究方向,其中新材料、腦機接口、核心部件、具身智能等較為關鍵。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從環境、賽道切入,系統闡述了梅花創投的投資邏輯、賽道判斷,以及在當前環境下的投資及創業建議。他表示,創業新周期帶來新環境,新物種才能適應新環境,進化成功的衡量標準是適應或不適應,而不是強大或不強大,只有“獨角虎”才適應現在的創投環境。具體到硬科技創業,科學家創業大部分都是技術領軍,所以科學企業家要特別注意補足團隊所有角色,按照MSOTC的標準組建團隊。
五大圓桌論壇邀請知名投資人、高校教授、青年創業家,分別就早期科技投資、高校成果轉化,以及人工智能、醫工交叉、量子計算等領域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度交流。
《科創時代如何做好早期投資》圓桌論壇
北航投資總經理王劍飛主持,金科君創創始合伙人管弦悅,啟迪之星創投主管合伙人劉博,中關村智友研究院理事兼院長助理、雅瑞資本投資運營總監安冉,創新工場執行董事任博冰,九合創投COO張少宇參加
《人工智能 智變未來》圓桌論壇
北航投資副總經理陳鴻鶯主持,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事業部解決方案總監王劍白、藍馳創投投資合伙人石建平、無限基金SEEFund創始管理合伙人賀靜、蘋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越、原粒半導體創始人兼CEO方紹峽參加
《量子計算 未來已來》圓桌論壇
北航投資總經理助理祖立翔主持,量旋科技創始人兼CEO項金根、亞馬遜云科技(AWS)解決方案研發中心資深應用科學家張奧宇,北航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導丁銘參加
《未來醫療,手術機器人下一個十年》圓桌論壇
北航投資科創副總經理兼華東區域總監衛俊主持,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黃軍輝,北京市醫療機器人創新中心副總經理李綺,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生物醫用材料研究室首席教授,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鄭裕東,凱乘資本杭州辦公室總經理段松偉參加
《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圓桌論壇
北航投資常務副總經理、北航投資科創總經理周建浩主持,中科優勢創始合伙人鄒濤、真成投資董事總經理楊晏慈、璞躍中國管理合伙人兼常務副總裁趙晨,36氮集團氮星創服產業創新副總裁郭建飛參加
圓桌論壇環節,各機構投資人多次指出,硬科技時代,北航的科技創業項目是優質的投資標的,機構通過參投,也鏈接至圍繞北航的科創生態之中。
從獨家捐贈1000萬支持北航承辦“挑戰杯”,到捐贈1億元設立北航科創母基金,從連續6年和北航經濟管理學院共同開設創業課程,到連續6年舉辦北航全球科創大賽,北航投資圍繞北航,七年磨一劍,日日做功、久久為功地打造科創生態,投出了一大批明星項目。星河動力創始人兼CEO劉百奇、未磁科技創始人兼CEO蔡賓、深光科技創始人兼CEO馮翀,作為北航校友代表,分別進行了項目展示。
星河動力是國內首家實現連續九次成功發射和一箭多星商業發射的民營商業企業。作為民營商業航天的領跑者,星河動力通過“固液并舉、高低搭配、遠近銜接”的產品組合,致力于為全球航天市場提供靈活、快捷和經濟性的商業發射服務解決方案。
未磁科技是全球唯一擁有原子磁力計、心磁圖儀、腦磁圖儀等全產業鏈技術與產品的量子磁場傳感領域準獨角獸企業,首款產品心磁圖儀獲得國內該領域第一張醫療器械注冊證,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權威醫院使用。
深光科技主要從事混合現實交互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定位為混合現實解決方案提供商,為K12教學輔助帶來了全新的混合現實交互體驗,致力于以混合現實技術打造紙電融合的新型教育交互形式,成就更高效的線上和線下教育。
星河動力、未磁科技、深光科技作為北航校友企業,均獲得北航投資天使輪直投,在起步階段就快速融入北航校友企業科創生態。投資只是開始,北航投資圍繞科技創業企業,持續進行科創服務賦能,包括孵化服務、創業輔導、資源賦能、融資服務等,打造服務生態圈和產業生態圈的雙生態模式。
北航投資將與各知名投資機構深化合作,持續做大生態圈。活動現場舉行了2023北航全球科創大賽評委聘任儀式,為投資機構代表頒發大賽評審證書。本屆大賽線上線下評審聯動,全國多地深度參與,項目可直達更多機構,大賽也將延續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各地的深入合作,為優質項目提供更大空間。
本屆大賽項目征集工作已全面啟動。項目分為新芽組(面向全球在校生群體),以及初創組(參與項目估值低于1億元)和成長組(參與項目估值超過1億元),獲獎項目可獲得由北航投資等超100家合作投資機構及創投基金的重點支持,知名天使投資人1對1輔導,相關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對接與全方位孵化服務,此外,獲獎項目可優先加入BEU“北航投資·科學企業家計劃”和“北航投資·科學企業家訓練營”,借助生態之力,加速成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