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泉城濟南舉行。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呂向東,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主任謝建民,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林國華,棗莊市副市長劉宏濤,滕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剛受邀出席,數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現場采訪。
新聞發布會現場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將于10月23日至25日在山東滕州舉辦,以“大食物、大產業、大平臺”為主題,是國內首個、亞洲最大的田間薯業展覽。大會將圍繞“國際、專業、開放、共贏”的關鍵詞,以“形式新、產地全、參與企業廣、國際色彩足、專業性強”為主要特色亮點,將創造薯博會史上“四個首次”的突破創新——展區規模為薯博會歷屆之最;首次在展會現場示范種植了近百個馬鈴薯和甘薯品種;首次開展農機動態演示;首次設置戶外田間展位。
滕州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已擁有近百年的馬鈴薯種植史。近年來,馬鈴薯產業作為高質高效農業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和富民興市的重要產業,已形成“種植水平全國領先、品牌影響行業領先、交易規模區域領先”的三大突出優勢。
棗莊市副市長劉宏濤
棗莊市副市長劉洪濤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近年來棗莊市堅持把發展鄉村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突出特色、做強優勢,取得明顯成效。棗莊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馬鈴薯、石榴、甘薯種植基地,加工增值空間巨大,產業融合發展勢頭強勁,已重點發展了石榴、馬鈴薯、大棗、設施蔬菜、花椒、畜禽、食品加工等七大高質高效農業產業鏈,產業鏈企業達382家,今年1-8月份實現營收154.5億元。
滕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剛
滕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剛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大會的籌備情況。棗莊滕州是“中國馬鈴薯之鄉”。近年來,棗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馬鈴薯產業發展,將其作為高質高效農業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6+3”現代產業體系,加強引導、聚力扶持、傾心培育,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和富民興市的重要產業,已形成了種植水平全國領先、品牌影響力行業領先、交易規模區域領先的突出優勢。
棗莊和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制定了“強化領導、壓實責任”,“科學規劃、優化設計”,“聚焦主題、突出重點”三項行動方針,以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的推進。聚全市之力,力爭把本次博覽會辦成一屆影響深遠、內容豐富、實效突出的薯業盛會。
滕州將通過舉辦這次薯博會,積極搭建“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國際國內市場、加快我國薯業發展”的良好平臺,讓“科技創新、綠色生態”為薯業賦能,走出一條薯業以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鄉村振興全面提質、農民增收致富的“滕州路徑”。
據悉,截至目前,已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節、行業商協會和企業客商,以及國內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代表團,500余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參展參會,共促薯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本屆薯博會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國際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棗莊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滕州市人民政府、棗莊市農業農村局承辦,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國家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國家馬鈴薯主食產業化科技創新聯盟、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中國薯網、山東省馬鈴薯協會、滕州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研究院協辦,并得到國際馬鈴薯中心、荷蘭農業協會、德國農業協會、日本食品化學新聞社等海外機構的支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