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正逐漸成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17年到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從2。3ZB增長至8。1ZB,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大數據產業規模從2017年的470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57萬億元,實現快速增長。而產業集群及產業平臺是數字經濟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最重要的落腳點。
以杭州市為例,當地“打造高能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平臺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產業平臺主導產業特色更加鮮明、市場主體更加壯大、畝均質效加快提升、創新動能不斷增強、產業生態更加良好,全市產業平臺產值達到3萬億元,主導產業占比提高到60%以上,打造6個省高能級戰略平臺,培育形成3個千億級、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星鏈助力產業鏈數字升級
“產業支付”是產業集群及產業平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數字技術服務在數字經濟的重要應用。產業支付能夠提升資金流與信息流流轉效率,成為產業數字化的有效入口與重要中臺。智慧星鏈深耕產業金融科技,通過產業支付中臺鏈接業務前端應用與數據中臺釋放服務能力,滿足復雜產業交易場景的支付結算需求,并聯合相關合作金融機構提供適配產業交易場景的供應鏈融資服務。
星鏈產業支付中臺基于“市場管交易、銀行管資金”的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依托成熟的支付方案能力為產業交易平臺輸出綜合支付解決方案。致力于為符合準入標準的B2B產業鏈平臺及其交易會員提供賬戶管理、資金存放、出入金處理、資金結算與清算、賬務核對、監管要求的信息披露等相關服務的一整套綜合解決方案。
星鏈產業支付中臺特點鮮明:
·產品理念更先進:通過產業支付中臺鏈接多銀行虛擬賬簿體系,有效路由、清算、對賬,解決授信銀行需要訂單信息流、資金流、商流閉環,信貸資金可穿透等風險管控問題。同時產業支付中臺可根據產業交易場景需求,定制自己的“收銀臺”,將產業側已經獲得的相關大額收款及入金通道集成到收銀臺中,并智能路由分發。經審批后,可以定制相關“回單”及對賬等功能,滿足企業財稅合規、司庫及業財一體化管理需求。
·技術架構更成熟:星鏈的技術中臺,基于微服務架構、低代碼,融合產研流程等技術理念,采用標準的一站式技術底座,為上層業務提供一套基礎技術能力,將業務和技術解耦,讓業務聚焦業務,相關技術開發由中臺去對接,快速部署上線。相關金融業務鏈接也由支付中臺完成,無需對產業平臺原有業務系統進行改造,實現金融業務無縫接入。
·支付風控引擎更可靠:產業支付中臺可選風控決策引擎模塊,基于多年支付行業沉淀及風控模型積累,滿足產業平臺對銀行卡及賬戶交易管理,客戶分層分類、風險管理、反洗錢、虛擬賬戶交易管理等需求,提供可視化操作,多種判斷邏輯風控決策及預警處置措施,避免產業平臺因為支付環節而“踩雷”。
目前星鏈產業支付中臺已經廣泛應用在物流網絡貨運平臺、汽車交易平臺、大宗貿易平臺、石材交易平臺、集團復雜交易場景等產業場景中。智慧星鏈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和實體產業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攜手相關合作金融機構以解決產業客戶痛點為己任,跟產業平臺一同通過新技術,新方法一同重構業務流程及業務模式,一同升級產業平臺價值,一同提升產業數字化進程。智慧星鏈產業支付中臺助力產業平臺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數字經濟硬核實力,助力產業平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