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品牌,如果僅僅是在一個很細分的市場領域占據一定地位,知名度和美譽度很高卻銷售有限;或僅僅是銷售可觀但知名度和美譽度有限——這都是遠遠不夠的。
做強做大,幾乎是每一個有志于全球市場的品牌夢寐以求的目標,也是中國品牌創新發展的方向。
引領創牌 2023年6月14日,《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發布,共有14個中國品牌上榜,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騰訊、阿里巴巴、茅臺、抖音/TikTok、美團、華為、海爾、京東、中國工商銀行和Shein(希音)。
6月15日,谷歌聯合凱度發布了《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字節跳動、小米、聯想、Shein(希音)、AliExpress(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華為、OPPO、海爾、海信和vivo。
在這兩個榜單上實現“雙料”入選的,除了電商平臺的阿里巴巴,在實體經濟中代表中國制造的品牌有兩個——華為和海爾。
在這兩份榜單上,海爾實現了排名的穩步提升:在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榜中,海爾位列全球第59名,比去年前進了4個名次;而在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中,海爾位列第8,排名行業第一。
數據和排名總結的是過去,指向的是未來??梢哉f,海爾等中國品牌為企業創牌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自主創牌:最難的路往往最有效 根據學界對企業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研究,一個基本共識是,企業國際化的過程,就是企業在國際市場網絡中建立、發展網絡關系的過程。一直以來,來自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化商業網絡體系中掌握了主導權,是網絡中的核心企業,它們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全球網絡體系的操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商業網絡的總體格局。
這個格局,隨著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崛起開始逐步被打破。
以海爾為例,在初出國門之際,有國外企業找到海爾,希望以給他們代工的方式出海,雖然代工可以有3%-5%的利潤,但卻很難在海外創立自主品牌。最終,海爾毅然決定堅持自創品牌,而非代工出口。
自創品牌是一項極其艱難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海爾從1991年開始批量出口到2016年,用了26年的時間才實現海外市場的營收平衡。但功不唐捐,很快海爾這樣的企業就通過品牌來組織生產網絡和商業網絡,比代工企業更快速進入制造網絡的核心位置,并逐漸掌握了關鍵資源和核心技術。

中國品牌在海外
今天,我們站在全球化的新拐點上,出口創牌也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更加復雜的國際環境中,讓更多海外用戶認可中國品牌,用全球化來抵抗市場的不確定性,這是中國品牌的新課題。最難的路往往是最有效的,這個經驗在全球化創牌的新征程上,同樣有效。
人是創牌最重要的基因 “縱使風云變幻,消費者對強大品牌的看法與態度仍然穩定。”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這樣說。
如何建設強大的品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在與王幸的對話中表示,“真正的品牌不應只停留在產品和服務層面,而應該上升到人的價值層面?!?br />
事實上,品牌的英文是Brand,意為“烙印”,通俗來講,就是消費者對產品及產品系列的認知程度。
換句話說,衡量品牌的價值,首先要看對用戶的價值。所以第一個層面的“人”,指的是用戶。
以海爾為例,針對全球不同地區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海爾實行本土化研發——在全球建立了10大研發中心;本土化制造——在全球設立了35個工業園和138個制造中心,以及本土化營銷——已進入主要發達國家的主流零售渠道,在海外建立了7×24小時的服務體系。這個“三位一體”的布局,實際上促成了以海爾為核心企業的全球商業網絡的形成。
這樣一來,全球用戶成為海爾全球商業網絡的最大“受惠人”,也成為海爾品牌全球化的擁躉。比如,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夏季酷熱,當地人家里常年開空調、喝冰沙,海爾根據這個特點,研發了空調自清潔專利技術,并且在冰箱上專門設計了可制作冰沙冷飲的變溫區,用技術創新去適應當地用戶的生活習慣。數據顯示,2022年泰國家電行業整體下跌7%,海爾智家逆增15%,市場份額居前三,家用空調、冷柜等產品位居當地第一品牌。
第二個層面的“人”指的是員工。“全世界不論地域和民族,所有人都希望被尊重,都希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海爾始終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積極推進人單合一模式,探索創客制,激發每個人的創新活力,讓每個人都能持續創造用戶價值,為品牌建設注入不竭的動力?!敝茉平鼙硎尽?br />
品牌是企業的核心資產,人是品牌的核心資產。抓住“重中之重”,中國品牌才能揚帆出海,行穩致遠。
科技創新:創品牌的有力支撐 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報告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趨勢:今年有10個品牌成為榜單新進者,其中7個是有實業能力的制造和科技品牌。
而2023年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榜也呈現出了類似的趨勢:科技品牌再次成為百強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牌,谷歌和微軟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名,科技品牌的整體價值占據了百強品牌的最大份額。

2023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榜中科技品牌份額最大
科技進步正在推進各個領域的范式轉變,品牌與品牌化的范式也不例外。今年5月10日,華東師大國家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何佳訊提出,源自上世紀歐美市場實踐的品牌管理,其核心目標就是打造產品之外的附加值,但進入AI科技智能時代,科技創新支撐的產品力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力,在品牌價值結構中占據越來越核心的地位。一句話概括,就是“科技創新進步造就下一代品牌”。
在全球辨識度高、歷久彌新的中國品牌,往往注重用戶溝通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
海爾將本土化研發作為全球三位一體布局的重要一極,在全球搭建了10+N的開放創新體系,每個研發中心都是當地的研發總部,每個創新中心都是當地創新資源的連接觸點,覆蓋了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印度、新西蘭、墨西哥及中國上海等全球創新高地。
由此,海爾持續產出了200余項原創科技成果,提升全球美好生活體驗,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成為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和雙跨國家隊之首,在航空溫控集裝箱、高端醫療設備伽馬刀等高端技術領域突破國際封鎖。一張張過硬的技術名片,共同打造了海爾生態品牌的“含科量”。
科技強國和品牌強國,是新時代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兩條主線。自主創牌、自主人、自立自強,海爾創牌的“三自經”,也啟發更多中國企業向世界遞上“品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