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范式下,數字技術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改變無處不在
從數據決策的廣泛應用到電子發票的普及
從1件起訂的禮品定制到全國范圍的采購尋源
京東企業業務用一個又一個“第一次”
帶動企業采購不斷向前
讓無數企業和采購人深刻感受到技術帶來的價值
第一次實現企業“移動采購”
在過去的線下采購模式中,每一筆訂單都要經過詢價、報價、招投標、競價、談判等流程,少則數周,多則幾個月。2014年5月,京東企業購APP上線,首次實現了采購全流程線上化,采購人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隨時隨地響應采購需求,為企業生產運營帶來更多保障。
第一次可視化追蹤采購履約交付全過程
過去,采購人想了解訂單物流配送到哪、什么時候到貨等信息,只能通過電話、微信一個個去追問。2014年,京東企業業務的數字化采購平臺率先實現了履約交付過程全程可視化追蹤,采購人只需通過一臺平板電腦,就能隨時查看訂單進度,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第一次大規模告別紙質發票
發票是企業采購不可獲取的環節。傳統紙質發票的開具不僅流程復雜、線下流轉速度慢,而且還會消耗大量的紙張,不利于環保。2015年,京東企業業務通過采購全流程的數字化,第一次在企業采購中大規模實現發票電子化,不僅開票過程更簡單、更高效,也有力推動了企業的綠色辦公。
第一次實現采購結算系統自動對賬
對賬是采購結算流程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尤其是采購品類多、金額大時,不僅需要耗費采購人大量的精力,而且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現疏漏。2015年,京東企業業務搭建的數字化采購商城通過與企業財務系統打通,實現了系統自動開票、自動對賬。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參與,不僅速度更快、精度更高,還能將采購人從繁瑣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專注于高價值工作。
第一次為采購配套金融服務
過去,采購墊資、備用金支用不便、額度不足等問題常常困擾著采購人。2015年,京東企業業務推出企業金采服務,通過“先采購、后付款”的便捷支付以及可靈活選擇周結或月結的賬期管理方式,滿足企業全場景采購資金的需求,有效提升采購和資金周轉效率。
第一次將數據決策應用到采購管理
過去,采購計劃的制定更多依靠采購人的經驗,使得庫存量和實際消耗量不匹配的情況難以避免。2016年,京東企業業務首次將智能算法應用到采購決策中,可結合企業的歷史采購數據預測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方案,讓企業計劃更精準、決策更科學、管理更為高效。
第一次實現企業采購全國尋源
過去受限于信息和服務能力,企業往往只能在本地進行采購尋源,不僅商品可選范圍有限,而且也難以進行充分比價。2017年,京東企業業務依托京東集團的供應鏈網絡,不僅實現了在尋源階段將覆蓋全國的海量供應商資源與企業采購需求進行高效匹配,還能夠通過企業級供應鏈保障交付效率,幫助企業實現“全國尋源、全國采購”。
第一次實現企業數字化商城2小時部署
企業自建數字化采購商城成本高、周期長,動輒上百萬的投入常常令企業望而卻步。2020年,京東企業業務發布京東慧采SaaS專屬采購平臺,通過復用京東成熟的技術模塊,可幫助企業在2小時內在線完成溝通、審核、平臺配置等全部的前期部署工作,讓企業采購數字化更簡單。
第一次實現企業禮品定制1件起訂
近年來,禮品定制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員工福利和市場營銷的首選。但受限于定制成本,大量禮品服務商要求企業至少百件起訂,對小規模的中小企業而言很不友好。2023年,京東企業業務推出禮品定制服務,充分發揮京東集團的供應鏈和規模優勢,能夠實現1件在線起訂的柔性定制,以及最快2—3天的快速妥投,大幅降低禮品定制門檻。
京東20年,始終與企業伙伴共同成長
每一次創新都是為了用戶更加省心
京東企業業務用實實在在的全鏈路服務
持續助力中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與成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