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以嶺藥業發布《2022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ESG)。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加速綠色轉型期內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報告中指出,以嶺藥業作為中國中藥TOP10企業,成立30年來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在大力研發中醫藥的同時,利用自身優勢,不斷升級產業鏈條,建設了一批符合國際高標準的中藥材種養殖基地。以嶺藥業供應中心中藥材部總監吳相周介紹:“目前通過自建、共建的方式已建立了40余個基地,涉及品種30個,覆蓋全國18個省區,不僅保證了生產藥品所需的中藥材質量,也帶動了當地百姓的經濟收入,受益人數近50萬。”
綠了荒山,富了鄉親,保證了中藥材質量
“連翹”是連花清瘟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來,以嶺藥業大力推動連翹在太行山產業帶的發展,從優良品種的選育繁育、規范化種植管理和加工、綜合利用等方面大力推進,建立了邯鄲市涉縣、武安市,石家莊市井陘縣三大基地,連翹種植面積達數十萬畝,從源頭保障了中藥材的質量。
以嶺藥業在邯鄲涉縣建立了十萬畝連翹基地
涉縣連翹種植基地是以嶺藥業連翹種植最成熟的基地之一,與政府共同建立集優質種質種苗選育、規模化種植,產地倉儲、數字化交易平臺為一體的連翹產業集群。
涉縣連翹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以嶺藥業于2012年在涉縣偏城鎮投資700萬承包10萬畝荒山荒坡50年用于連翹的種植,覆蓋桑棧村等20余個行政村。種植、管理連翹全部雇傭當地村民,保證工資發放,待種植連翹掛果后,公司采取雇傭村民采摘和定價回收兩種方式進行連翹收購,當地村民將獲得長期收益。不僅保證了中藥材的質量,還綠化了荒山、帶動了當地百姓的收入,實現輸血與造血并驅,經濟與生態共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專業的技術管理,使以嶺藥業不僅從源頭控制藥材質量,給當地百姓帶來直接經濟收入,還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員。涉縣連翹基地目前已累計人工種植連翹20000余畝,人工撫育連翹30000畝,培訓農民2000人次。
以嶺藥業不僅給當地百姓提供就業機會,還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員
數量與質量并驅 效益與生態共存
以嶺藥業在進一步擴大中藥種植基地規模的同時,始終將藥材質量和農民的效益放在首位,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渠道優勢、資源優勢對種植基地實現高標準、嚴要求管理。
“從種子種苗、種植、采收、加工、倉儲、運輸等全過程進行規范化管理,實現種植基地的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最終達到藥材質量的安全、有效、穩定、可控,滿足公司對藥材質量和數量的要求。”以嶺藥業供應中心中藥材部姚振林介紹。
除了自建基地,以嶺藥業同各藥材道地產區的經營商、種植大戶等進行合作,建立定制藥園,如甘肅隴南的大黃、廣東湛江的廣藿香、內蒙古鄂爾多斯的麻黃、四川綿陽的澤瀉等以公司+供應商(種植大戶、合作社)+農戶形式共建藥材基地,推動藥材標準化、規模化種植,提高藥材質量,帶動農民增收。
“每年靠種植大黃給家里增加2萬元的收入,關鍵是不用外出打工,還能照顧老人孩子。”甘肅禮縣大黃種植農戶張大叔喜悅的心情難以言表。
挽救瀕危藥材資源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中藥材的使用量急劇增加,無序開發、利用過度等現象也隨之出現,因此造成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儲藏量逐年縮減,導致許多中醫臨床上應用廣泛的野生中藥材資源處于瀕危狀態。
以嶺藥業近年來不斷加大對瀕危藥材的保護力度,目前正在進行甘松、紅景天、全蝎、赤芍等瀕危藥材基地建設,建立野生資源增殖撫育區,積極開展推動人工種養殖的研究,實現野生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實現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以嶺藥業被授予“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
作為中國中藥TOP10企業,以嶺藥業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多管齊下,通過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綜合扶貧等多種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成果惠及全國百余個鄉村。公司先后榮獲“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等榮譽稱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