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企業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產品與服務,更是管理水平的競爭,無需贅述的是,管理水平深受企業文化的影響。然而,許多人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常常停留在理念層面,如何將其實踐到行動中,最終獲得企業經營與發展結果?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思想又是什么樣子?11月28日-11月30日,由方太文化研究院主辦的2022新儒商年會暨方太文化論壇在寧波舉辦,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方太集團名譽董事長茅理翔,中山大學教授黎紅雷,蘇州固锝電子公司董事長吳念博,廣西秋潮文旅集團董事長方秋潮,山西天元集團名譽董事局主席李景春,經濟學家、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世界孔子后裔聯誼總會副會長孔眾,廣東藍態幸福文化基金會理事長張華以及企業家、企業管理者代表共聚一堂,圍繞“以商載道、文化興企”的主題,共同探討中西合璧的現代企業管理之道以及如何落地踐行與企業實踐。本次論壇也是方太首次全方位系統解密“方太文化”的經營體系。
在方太文化論壇上,經濟學家、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分享了他對方太文化有感觸和認可的原因,“方太文化是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是融匯中西、中西合璧的創新。方太基本法則第一條‘心本經營’就是對儒家‘心學’義理的直接繼承和運用,體現的是人心無限創造性的第一個維度或第一門。”方太正是將“心本經營”作為企業經營的大根大本,屬于強調“以人為本”的中國管理思想。
在方太的管理體系中,“五個一”是重要組成部分,“五個一”源自儒釋道等中華文化,是圣賢智慧的現代轉化版。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表示,“五個一”是方太文化落地最重要的抓手。“我們跟圣人的差別是我們心中有烏云,而圣人沒有烏云,這個烏云中最大的兩片烏云是不明和貪欲。那如何消除這兩片烏云呢?就是用‘讀一本經’對治不明,用‘改一個過、行一次孝、日行一善’對治貪欲。用‘立一個志’立定志向,然后能靜心修煉,持之以恒,從而較快消除這兩片烏云。”認真踐行“五個一”無論對個人、家庭還是企業等組織,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和價值:一是個人的心靈品質得以提升,境界和格局得以提升,智慧和能量得以提升;二是家人也會受到影響并逐漸改變,家庭的幸福感不斷提升;三是顧客安心、員工成長、社會正氣以及可持續經營不斷改善和提升。
文化的學習和踐行,最終要反應到企業具體的經營干法和業務成果上,而方太做到的,是“文化即業務”。此次論壇上,四位方太在職高管分別分享了“文化即業務”在企業教育、產品研發、品質管理以及人文管理方面的場景。“文化和業務就好像是一枚金幣的正反兩面,文化是其中一面讓我們誠于心,業務是另外一面,讓我們精于業,文化和業務就是一個東西。文化即業務就是真理,文化是業務的發心、方式和奮斗精神,業務是文化的呈現和結果。在每個業務領域,比如說教育培訓領域,作為干部,我們要能夠支撐得住,能夠跟得上。要有好的發心,這個發心指的是人,更多體現為仁,方式更多體現為智,奮斗精神更多體現為勇。干部的仁智勇的提升就是需要不斷修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否則很難在業務領域里面真正落實好‘文化即業務’。”方太集團方太學校執行校長高旭升對“文化即業務”的剖析,讓現場企業家和企業管理者對方太文化管理體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此次論壇上,方太集團名譽董事長茅理翔還作了“企業家精神與傳承”的分享,“企業家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無懼艱險、百折不撓,在長期的奮斗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不可抗拒的意志力,就是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經營來說最高決策者的垂范作用至關重要,要確保企業家精神可以順利傳承,實現基業長青。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