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海任職于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現擔任企業購并部的總監。在醫藥企業投資和財務管理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目前為某頭部超大規模基金領投江蘇某模式動物企業(“標的企業”)超4億元人民幣Pre-IPO輪融資提供財務盡職調查服務。該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小鼠疾病模型和人源化模型開發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是國際上品系數量最多的小鼠模型供應商之一,也是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的共建單位。
經過調研,劉東海認為,境內外模式動物行業發展各有不同,國產動物出海未來可期。在海外,模式動物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生物醫藥細分領域,科研端與工業端各行其道。海外“裁縫鋪式”的基因編輯模型構建方式具有成本高、標準化程度低等弊端;從長期維度看,工業化、標準化的基因編輯模型有望逐步取代原有的模型生產方式,這也給標的企業等國內模式動物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從具體銷售額來看,2020年,標的企業海外實現營收1144萬元,過往幾年保持較高增速。標的企業北美與歐洲研發生產基地目前分別處于在建與籌建階段,隨著海外產能的逐步落地,公司海外服務半徑將進一步拓展,模式動物國際化前景可期。
作為國內模式動物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標的企業將針對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努力開發全新的動物模型,為基礎科研和創新藥研發賦能。隨著小鼠品系的增加,標的企業模型構建的經驗逐步累積,與此同時,公司研發投入產出比日益提升。公司著眼于構建全球最大的小鼠資源庫,據findmice數據庫統計,標的企業擁有的小鼠品系數已超過JacksonLab,在全球首屈一指。
從宏觀角度去看,模式動物板塊處于整個產業鏈的中游,其上下游分別為試劑、耗材供應商與生物醫藥相關研發機構(包括高校、科研院所、藥企與CRO等)。基于產業鏈下游的持續高景氣發展,模式動物正處于行業生命周期的高速成長階段。放眼全球,以標的企業為代表的國內模式動物供應商已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有望充分受益行業高速發展的時代紅利,躋身全球前列,成為領域龍頭。
因此,劉東海建議投資人不僅考慮研發服務類企業,更可以探索至產業鏈更遠端,例如生物醫藥生產設備耗材生產企業、基礎實驗室檢測設備生產企業、研發實驗室耗材設備物流服務商和AI研發輔助企業等等。因為近年來新的生物醫學技術和基礎研究突破,為新實驗動物模型的研發提供了無限可能,而創新性的小鼠模型開發為闡明疾病的發病機制,發現新的藥物靶標,研發創新藥(特別是大分子藥物、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提供了無限可能。目前創新藥研發依舊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而在整個藥物研發的過程中,模式動物處于臨床前的早期階段。傳統的動物模型可以在藥物發現過程中驗證特定分子的安全性、有效性。鑒于各類模式動物的特點不盡相同,選擇合適的模型去進行藥物探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不到2年時間內,項目公司獲業內多家知名機構私募融資并成功上市,體現了投資人對生物醫藥研發服務企業在行業中的重要性的認可。通過系統專業的分析,劉東海有效地幫助公司明確未來商業前景,通過對其宏觀環境、市場規模和競爭環境的分析,了解目標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和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對其內部運營管理的分析,可以為交易完成后價值提升和并購后整合方案的制定做出準備。劉東海不僅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具有豐富的財務調查實際操作能力和經驗,進而有效降低在財務盡職調查中的人為失誤情況;劉東海全面利用自身的能力保證盡職調查工作的全面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