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峰會在京成功舉辦
王利博制圖
6月29日,第五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動園區轉型”為主題,旨在共同探討中國營商環境發展新模式,促進政企共贏發展。
此次論壇內容豐富、成果豐碩,會上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企業營商環境(案例)十佳城市、2019年度中國產業發展十佳領軍企業、2019年度“一帶一路”合作十佳園區、2019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產業園區、2019年度中國最具成長力產業園區等多項榜單。會上,《中國企業報》集團還聯合相關企業、機構發起了“一帶一路”聚焦行動——合作公司啟動儀式和“一帶一路”深耕工程——重點項目啟動儀式。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作開幕致辭,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致辭。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石軍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中國企聯原執行副會長馮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范恒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原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其文,《中國企業報》集團社長吳昀國等出席大會。
山東省泰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展寶衛,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孫志明、江西省宜春市副市長蘭亞青、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副市長農卓松等各地方政府代表也出席了會議。
同時,參加大會的嘉賓還有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隋炳利,中國林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朱成慶,大唐西市集團董事長、絲綢之路總商會主席呂建中,神洲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遲云發,陜西隆基集團總裁李瑞斌等企業家代表,共計近千人參加會議。?
中國企聯副理事長于武主持大會
中國企聯原執行副會長馮并致閉幕詞
會議現場
本屆峰會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指導,《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企業研究院、中國企業十大新聞評委會、中國企業園區國際合作聯盟主辦,十進制網絡有限公司、北京神洲天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于武主持大會。
政企座談 共話營商
顧秀蓮在致開幕詞時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進入第六年,值此重要時機,舉辦此次論壇對我國產業園區的營商環境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產業園區“走出去”,廣泛深入地開展“一帶一路”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相信本屆峰會一定會為“一帶一路”合作、產業園區發展和營商環境的建設形成更大的促進作用。
王欽敏在致辭中表示,在我國經濟面臨著一定風險和挑戰的背景下,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更顯得尤為必要。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他希望在座來自政府和各行各業代表,利用論壇機會互相交流、深入討論,找到新思路、新方法,為激活市場活力、為企業健康發展、為弘揚企業家精神、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出更優更好的營商環境。
朱宏任在致辭中提到,“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通過打造國際化、法制化的公平營商環境,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產能合作,可以更大限度激發國際市場活力、調動中外企業的積極性和社會創造力。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綜合推進,這其中包括人力資源、金融服務、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創新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建設,這既是各級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更是廣大企業的共同期盼。
集思廣益 凝聚共識
李毅中在作題為《政策落地生根,改善營商環境》的主旨演講時指出,企業的營商環境屬于生產關系范疇,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可以促進新產品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有三個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是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工業和制造業應當是重點。二是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策落地生根。三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石軍在做主旨演講時表示,優化營商環境要抓好三個著力點。第一個著力點:切實加大優化服務力度;堅決革除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制定優化服務的具體標準,嚴格執行落實標準的責任制度,并要注意消除基層干部的思想顧慮。第二個著力點:盡快落實“競爭中性”原則;資源配置上的巨大反差,是優化營商環境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落實“競爭中性”原則的關鍵所在。第三個著力點:扎實推進營商環境國際化;只有我國和其他國家的火車都在相同軌道上跑起來,才能搞好“一帶一路”建設,才能加快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范恒山在演講中表示,營商環境的建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樹立正確的優化營商環境理念,才能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中方向對、路徑好、措施實。他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第一,營商環境是基礎性、綜合性生產要素,直接決定著經濟發展的狀況,要引起高度重視;第二,營商環境建設的關鍵,不僅在于給予投資者方便,更在于給其信心;第三,營商環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第四,當前優化營商環境要突出強化法制、建立信用、優化服務、健全鏈條、降低負擔五個方面的重點。
趙平在作主題發言時指出,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營商環境的優化,對每一個市場主體更顯重要。他從企業主體的角度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堅持法制思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保障;二是處理好監管與市場的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三是開發產業新動能,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四是鼓勵創新創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抓手;五是實現目標管理,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資源;六是創新商業模式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支撐。
思想碰撞 共謀發展
營商環境建設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中發【2017】25號)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從2018年5月開始,《中國企業報》集團持續兩年時間,分赴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深入一線采訪調研和產業服務,并于2018年發布了兩批“中國企業營商環境(案例)十佳城市”榜單。2019年,《中國企業報》集團再次組織調研小組分頭深入地方一線,進行營商環境實地調研,最終形成“2019中國企業營商環境(案例)十佳城市(第三批)”等多個榜單。
為了更好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本次峰會特別邀請多位地方政府負責人、行業專家及企業家代表對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進行演講和對話。
作為地方政府的代表,展寶衛稱,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三大要素,即政府營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人民創造美好。泰安作為一個擁有560萬人口的城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四個方面的努力:第一,集中解決了官本位、權本位和國本位的問題,把公權力還權于企業,還權于社會,從思想根源上徹底解決問題;第二,轉變工作作風,各級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黨員干部、公務員要低下頭來,彎下腰來,蹲下身子為企業服務;第三,深化“放管服”改革,縱向的權力要徹底放,橫向的管理必須有規范化的法制手段;第四,在思想改革、優質服務、優良環境、優惠政策、危機管理上建立親清的政商關系。
蘭亞青在作題為《按下優化營商環境“快速鍵”,當好企業“一流保姆”》的主題發言時表示,政府與企業相互依存,企業在政策的引導下可以更直接、準確地了解政府的導向,進而了解市場,而政府優惠扶持政策,可以直接或間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宜春市已經形成了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產業基金“三位一體”的政策保障體系,并嚴格加以落實。同時,在江西全省率先成立市營商環境建設辦公室,全心全意地為企業提供一流服務。
企業代表李瑞斌表示,作為陜西親與清的藍本和典范,隆基集團十分感謝政府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其提供企業發展的肥沃土壤。下一步,隆基集團將會繼續凝聚廣大的政、商、學各界優質資源,致力于成為促進社會和諧和創造美好生活的中堅力量。
在高端對話環節,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隋炳利,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孫志明,安徽省靈璧縣委常委、副縣長朱峰,山東省博興縣副縣長蘇濤,中國石油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邵輝,ISO中國國家成員體中國專家、北京神洲天才發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謝建平,晟宸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明,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胡必亮等分別作為政府和企業的代表,就如何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各抒己見。
馮并在閉幕詞中指出,營商環境不僅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應該是產業園區的立身之本。因此,如何更好開展營商環境的具體評估,同時進一步和國際的評價體系實現對接,形成能夠更加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實際的營商環境的評價體系,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他希望在這方面可以更深入地開展研究。
馮并對《中國企業報》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給予了肯定,并相信這種努力在未來,特別是在當前全社會、全國都重視營商環境這么一個大的氛圍當中,會得到更多的收獲,形成更多的共識。最后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企業家對這項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積極參與,共同推動企業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相關稿件